隨著火銃兵走出陣地,徐徐而進,不斷打出手中的火銃,生生不息,清軍的攻勢被生生
(本章未完,請翻頁)
打斷,如狂潮擊上石壁,再也不能向前。
火銃兵不斷向前,他們的人數也在不斷地減少。等他們的腳步邁出30多步,最后一排的火銃兵,寥寥無幾。
“放箭!”
借助于盾車,盾牌,清軍弓箭手舍命射擊,羽箭遮天蔽日,直奔火銃大陣,火銃兵不斷有士兵倒下,后排的士兵隨即補上。
“放!”
清軍的火銃手也開始射擊,盡管他們的火繩槍射速慢,射程有限,等數百人一起開火,還是給火銃兵造成的傷害。
火銃聲不絕,羽箭呼嘯不斷,雙方你來我往,硝煙彌漫,羽箭如蝗,無時無刻,都有人倒下喪失生命,戰爭的殘酷性一覽無余。
隨著時間的推移,睢陽衛火銃兵的傷亡越來越小,火銃兵只需扣動板機,清軍弓箭手往往射不了幾箭,就得停下休息,而隨著戰斗持續,他們精疲力盡,射擊的間隔加長,很快被對方打的死傷遍野,步步后退。
至于他們的火銃手,由于操作的麻煩,射擊距離的有限,往往打不了幾下,就被對方大規模殺傷,死傷累累,戰力急劇減弱。
火銃兵不懼傷亡,徐徐而進,戰場上被大片的濃煙所籠罩,火銃兵們只是扣動板機,就和平時訓練一樣。在他們的不斷射擊之下,清軍死傷累累,尤其是軍中的弓箭手和火銃手,死傷慘重,鮮血遍地,匯聚成涓涓小流,向著低洼處流去。
許多清軍見勢不妙,想要向右翼的清軍靠去,卻被對方的火銃打的死傷無數,尸體層層疊疊,不得已退了回去。
看著火銃兵徐徐而進,不斷有人倒下,不斷有人補上,他們無所畏懼,端著火銃,目光堅定,一邊射擊,一邊邁步向前,視死如歸。
一旁掠陣的李定國,不由得眼圈發紅,心頭感慨萬千。
這些年輕的戰士,千里迢迢,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他們值得被世人敬重,值得被世人紀念。
軍人優先,士兵神圣、不可侵犯,軍人就是服從和犧牲,現在想起來,王泰所做的一切,都是公心使然,無比的正確。
反而是那些朝廷的大員們、武將們,許多人私心作祟,甚至居心叵測、王泰稱呼他們為極致的利己主義者,再也恰當不過。
明軍火銃兵排銃而進,清軍死傷慘重,很多人膽戰心驚,懼怕之余,他們且戰且退,許多人喪失了繼續戰斗的勇氣。
“噼啪”聲不絕,又是一輪齊射,奔騰而來的數百清軍騎士紛紛落地,馬匹悲鳴,匆忙站起來的騎士們又被一陣火銃打翻,血肉橫飛。
隨著火銃兵持續射擊,清軍死傷無數,火銃兵基本控制了左翼戰場,清軍開始向后退卻起來,離崩潰只有一步之遙。
后陣中,圖爾格看的心驚肉跳,幾乎要落下淚來。
那兩三百名騎士,可是他的親兵,八旗的猛士,就這樣紛紛被打翻,連拼命的機會都沒有。
無堅不摧的大清勇士,竟然開始退卻,喪失了繼續拼殺的勇氣。圖爾格的心里,一陣悲涼。
“臨陣脫逃,格殺勿論!”
幾十個想要逃離戰場的清軍火銃手,被臉色猙獰的清軍將領們紛紛砍翻在地。
鼓角爭鳴,后陣中的清軍甲兵們狂呼亂叫,紛紛向前而來。圖爾格看得清楚,若不放手一搏,大陣就要崩潰了。
今天已經死傷慘重,要是救不了高橋大營,估計他沒有什么好果子吃。與其這樣,還不如放手一搏,給自己留個好名聲。
“長槍兵上
(本章未完,請翻頁)
!”
清軍嗷嗷叫著,漫山遍野,直奔睢陽衛。王威冷冷一聲,后面的長槍兵迫不及待,紛紛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