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四月,關外,沈陽,崇政殿。
大殿之上,王公大臣,滿、蒙、漢各旗將官,濟濟一堂。高座之上的大清皇帝黃太吉,面如金紙,身形單薄,已經走入了生命的盡頭。
身前榮辱,王圖霸業,盡歸于一抔黃土。
人不免一死,但病入膏肓的黃太吉,還放不下手中的權力,還想親眼看到大清入主中原。
對于年底就要知天命的黃太吉來說,松錦大戰一無所獲,清軍精銳損失慘重,最愛海蘭珠香消玉殞,讓他這半年以來,一直都是心痛如割,悔恨交加。
心情壓抑之下,這也導致黃太吉的病情加重,長期臥病不起,形容枯槁。
無數次他暗中后悔不已,恨自己揮大軍松錦決戰的輕率魯莽,以至于元氣大傷,國本動搖。
如果多爾袞、多鐸這些人趁機興風作浪,優柔寡斷的豪格,還有年幼的福林,怎會是多爾袞們的對手?
兩紅旗的代善,鑲藍旗的濟爾哈朗,他們或許可以依靠,但誰又能知道?
“驅除韃虜,恢復華夏”,真的是罪該萬死!
就由這漢人的報紙上所說,華夷之辨,春秋大義,以后最多只能偏于一隅。想要問鼎天下,恐怕是難上加難了。
黃太吉臉色憔悴,卻是心頭清楚,看著下面滿滿一殿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尤其是多爾袞、代善等人老神在在,心里面不由得涼了半截。
國危思良臣,到了如此緊要的關頭,下面的這一群人,猶自各懷心思,明爭暗斗,真不知道,大清的未來又在何方?
反正他黃太吉,恐怕是看不到了。
對于雄心勃勃的黃太吉來說,一直以來,他想做的就是,帶領滿洲部眾,與大明王朝分庭抗禮。誰知道天公不作美,讓他病入膏肓,難酬壯志。
這是百萬漢人的亡魂在索債嗎?
“杜度在干什么,他怎么沒有來上朝?”
看了一眼殿中眾臣,沒有看見杜度的身影,黃太吉的臉色,又沉了下來。
“皇上,安平貝勒今早剛去了。”
鄭親王濟爾哈朗上前稟報,神色黯然。
“杜度,你竟然先朕去了!”
黃太吉搖了搖頭,眼神凄然。
“豪格,退朝以后,你代朕前去祭祀。封杜度次子穆爾祜為鎮國公,所有的罪責,免了吧。”
豪格趕緊領命,一旁的多爾袞則是嘴角微微上揚。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看來黃太吉,活不了幾天了。
“練兵的情形,到底怎么樣?”
黃太吉的目光看向了下面的濟爾哈朗。
松錦大戰,漢軍旗死傷最為慘重,只剩下了五六千人。蒙古騎雖然沒有漢軍旗那么慘烈,但也和滿洲八旗一樣,損失了2萬之眾。
在家再加上各蒙古藩部的傷亡,一月之間,八萬之眾,灰飛煙滅。
蒙古各旗還好說,可以從容補充,反正威逼利誘就可以。滿洲八旗也可以將就,畢竟他們生下來就是戰士,舞槍弄棒,家常便飯。
只有漢軍旗,使用大量火器必,須經過長久以往的訓練,方可與明軍抗衡。
而黃太吉問的,也是漢軍旗的練兵情況。
“皇上,漢軍旗已經募了一萬多新兵,目前正在操練,估計再有個半年多,就能派上用場。”
“半年多?”
黃太吉心里冰冷,自己恐怕是等不到了。
“明國那里,到底是個什么情形?”
“洪承疇和祖大壽鎮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