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士元的進取心,倒是讓他欣慰。
水師四五千人,還要留下相當一部分來駐守和墾殖臺灣。澎湖列島和福建沿岸還有鄭芝龍虎視眈眈,還得腳跟站穩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再說。
“鄭芝龍那邊,有什么消息吧?”
臥榻之側,請他人酣睡,臺灣和東南沿海,或者說澎湖列島,就在鄭芝龍的勢力范圍之內。山東水師在此駐守,鄭芝龍肯定不會當什么事沒發生一樣。
“鄭之龍在遲疑觀望。他弄不懂這到底是朝廷的意思還是大人的意思。相信短時間內,鄭芝龍不會有大的動作。”
陳子龍的話,王泰冷冷哼了一聲。
鄭芝龍,鄭一官,五虎游擊將軍,海盜出身,毫無國家、民族之念,“實用主義”優先,利益至上。
當年投降明朝,無非是更好利用官方身份開展海外貿易,牟取巨額利潤,并無絲毫“愛國”之心;同樣,當明朝這棵大樹轟然而倒時,識時務者為俊杰,良禽擇木而棲,鄭芝龍這樣的精致利己主義者,自然會毫不猶豫地倒向清廷的懷抱。
什么國家、民族、氣節,遠比不上高官厚祿來的實在。
不過這個蠢貨最后身與家俱滅,若不是留下了一個英雄的兒子,恐怕是體無全膚了。
“大人,為什么一定要向海外殖民?”
陳子龍的疑問聽在耳中,王泰面色凝重了起來,稍作思慮,才說了下去。
“為了給這個民族更大的生存空間!”
王泰說的是自己的心里話。
“隨著大明國內人口的增多,為了緩解人口的壓力,就必須提供更多的土地,更多的資源。目前大明局勢不穩,就是因為天災人禍之下,國有的產出,已經無法保證百姓安全的生存和生活。為了讓大明百姓得到更好的生活,或者說為了他們的生存,大明必須要向外擴張,以武力的方式擴大生存空間。”
王泰面色冷峻,說話低沉有力。
作為徹頭徹尾的“漢人至上主意者”,對外族的冷酷,并不代表著對漢族的冷酷。相反,為了漢族,他從不猶豫對外用兵。
“大人雖然這么說,但是對于百姓來說,那些新開拓的地方都是化外之地,即便大人大聲疾呼,也不一定有百姓前往。”
陳子龍依然不看好海外殖民,對殖民地的前景也有些悲觀。
“先生,你出自巨富之家,又怎會理解貧窮百姓的念想?”
王泰輕輕一聲,讓陳子龍的臉紅了半邊。
“一年兩熟,甚至一年三熟,怎么又會是化外之地?每人分田50畝,100畝,前三年免征,付稅30抽1,本官就不信,沒有百姓前往。”
在王泰的計劃之中,他計劃向東南亞移民百萬、甚至數百萬的漢人,然后形成慣例,向全世界移民,非洲、美洲,到處建立大明的殖民地。
美洲的白銀、廣袤的土地,南洋的香料、蔗糖,非洲的黃金、鉆石,世界各地的種植物,都將是大明的補充。
別的不說,小小的日本,也會向大明提供數量不少的白銀和黃金。
王泰看向了陳子龍,微微沉吟片刻。
“向琉球群島和臺灣移民,這是第一步。移民的事宜,就委托先生了。”
“大人放心,絕不負大人所望。”
陳子龍點頭肅拜,站起身,徐徐吐出一口氣來。
琉球1萬,臺灣2萬,這是第1批移民的數量,各有衛所軍3000人和5000人,練兵和屯田各一半,采取輪流戍守的方式,三年一個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