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五年九月底,秋雨霏霏,河南宣武衛營城的府衙大門前,一行車隊前,一個五旬左右、圓百臉的錦衣老者,身后頭戴斗笠,負手而立,看著校場上冒雨操練的軍士出神。
這些彪悍勇猛的虎狼之士,龍精虎猛,凜凜生威,怎么如此讓人心寒?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這個王處之,他到底圖個什么?
而他不辭辛苦,千里迢迢,來到這河南宣武衛,又是為了什么?
搶劫趙應貴,殺死錦衣衛僉事,大戰建奴,以他的實力,和他手下的這些虎賁猛士,他就是要割據一方,也不是什么難事。
一隊鐵甲騎士經過,彪悍勇猛,身形矯健,殺氣騰騰,讓田生蘭不自覺地笑臉相迎。
“女兒,你怎么出來了?”
一個少女從車隊前的一輛錦幔馬車上下來,旁邊的婢女打起一把傘,遮在了少女頭上。
少女膚色白皙,明眸善睞,身材高挑,衣衫華貴,名門閨秀,眉目間不經意的一絲高冷,讓她多了幾分不食人間煙火的韻味。
少女看了看大堂門口標槍一樣的衛士,又看了看大門上的牌子,輕輕皺了皺眉頭。
五省總理行轅,好大的口氣!
不過一介咸陽莽夫,哪里來這么大的架子?還要他們父女在門前等。
要知道,即便是那些山西的大員,也要對他們恭恭敬敬。
“爹,我就不明白,你為什么一定要來開封城?向這個匹夫示弱,是不是多此一舉?”
田家的生意天南海北,大部分都在關外,為什么要跑到河南來?
“女兒,有些事情,你可能不知道。咱們往關外做的買賣,是見不得人的。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否則就是滅頂之災。咱們黃家,得未雨綢繆啊。”
五旬老者田生蘭的臉上,浮起一層憂慮。
松錦大戰,建奴兵敗,山西商人的3萬石糧食被搶,已經不是一個好的兆頭。
到了河南,所見所聞,還有到處都是的虎狼之士,讓他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這一次來河南,是來對了。
“爹,我早就勸過你,不要和關外的建奴來望。那些個韃子,就會燒殺搶掠,弄得到處斷垣殘壁,百里沒有人煙,就連太原城,街面上到處都是流民和叫花子,好好一個世道,都讓他們糟蹋了!”
少女臉上浮起一絲紅色,絲毫不顧田生蘭的尷尬。
“范家一家獨大,田家跟在后面,只不過能喝口湯而已。既然如此,又何必冒這么大的風險?田家退出,已經是刻不容緩。”
“女兒,你說的是,這也是爹到河南來的原因。”
田生蘭滿臉笑容,對女兒的分析,顯然很是贊賞。不過他很快眉頭一皺,憂心忡忡。
“女兒,話雖如此,但范家勢力太大,不是說退出就能退出的。”
山西八大商家在張家口的生意,范家一家獨大,其他七家王、靳、田、翟、梁附庸,田家只是末流而已。
趙應貴之事,以及后來的錦衣衛僉事張端被殺,讓他對河南王泰開始重視了起來。
關外大殺建奴,當朝駙馬,五省總理,作為一介商人,想要和王泰斗,似乎有些自不量力。
田生蘭膽小謹慎,范永斗和王泰斗,田家可不想攪進來,做枉死鬼。想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南下,會一會王泰。
當然,他不會空手而來,身后這幾十輛馬車的火硝,便是他的見面禮和投名狀。
流寇叢生,匪盜猖獗,巴結還來不及,得罪王泰這樣的一方軍閥,實在是有些舍本逐末。
“女兒,你說咱們搬到河南來,如何?”
田生蘭的話,讓少女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由得一愣。
“爹,這就是你讓我一起來河南的原因呢?”
“是啊,爹就是讓你看看,覺得河南的地方怎么樣,值不值得定居?”
和女兒說話的同時,田生蘭的目光轉移到道路兩邊。
秋雨雨逐漸大了起來,從水泥路面上流到兩邊的水泥渠道里面,化成涓涓的細流。而路面上沒有積水,他們的鞋底,也沒有濕上多少。
光是這寬敞平坦的水泥路,河南的面貌如何,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