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康定二年,公元一零四一年四月。
東京汴梁城此時,極盛繁華,舉世無雙。
回字周長五十里的汴京城,分為皇城、內城、外城。汴河、金水河等數條河流穿過其中,櫓聲、艄聲、琴聲;漁船、貨船、畫舫,如織如梭。
北宋商業極致興盛,源自唐代的里坊制,因為商業的侵街現象已經不復存在。商鋪已經搭建到坊墻外邊。違規搭建的店鋪前更是有一排臨街擺攤的小販應聲叫賣。
咸水門附近有一條小巷,彎彎曲曲沿著一條小河直通南北,巷子叫三里巷,巷子中有一個林家鐵匠鋪,鋪子后面是一個古香古色的小院子
翌日清晨
“二叔,二叔”林近被一個小女孩叫醒了。
林近望著床邊的小女孩。正是自己的侄女林沫兒。
“二叔,大懶豬快起床吃早飯了。全家只有你最賴床,每次都讓人家喊。小心被街坊鄰居知道說你閑話,讓你娶不上媳婦。”小侄女一本正經的說教著。
雷的林近差點吐一口老血,這小娃娃三歲不到吧!跟誰學的嘴巴這么毒。
林近打趣道:“那二叔就打光棍,每天想什么時候起都行。二叔不喜歡被媳婦管”。
沫兒一臉不相信的樣子,說道:“二叔你騙人,你以前每天路過鄭家豆腐坊,都盯著賣豆腐的那個姐姐看,整條巷子的人都知道你想討她做媳婦。二叔你還對著人家吹口哨,上次鄭老爹追了你兩條街你都忘了?”
林近又被小侄女的話驚住了,感情自己還是個花花大少,經常調戲良家婦女,還被追了兩條街。賣豆腐的鄭老爹!昨天救自己的人就是他。
林近突然感覺把小侄女作為打聽消息的突破口是個很不錯的選擇。隨即道:“人不大知道的事還挺多。”
沫兒得意的道:“我知道的可多了”
林近盡量的用接近方言的發音說道:“你知道自己家住哪里嗎?”
沫兒略一思索道:“我家住在汴梁外城三里巷鐵匠鋪。我爹叫林附,阿娘叫王語嫣”
林近聞言又是一陣沉默,身在北宋汴梁碰到神仙姐姐了。
居汴梁大不易
北宋京城,汴梁城咸水門內三里巷林近已經起床吃過早飯,拎著林母準備的禮品。去鄭家豆腐坊送禮表示感謝救命之恩。
離得很近鄭家豆腐坊離著林家也就百步的距離,出門一眼就能望到。林近出門前還被林母囑咐了一翻,剛走出門又聽自家院子里傳來林母的聲音:“收起你那憊懶的性子,不要再去調戲鄭家小娘子”,林近一個趔趄,心里的種種瞻前顧后忐忑不安都變成了尷尬。
“反正自己以前在人家眼里就是不正經的存在,反而可以放開了。如此想著,林近
(本章未完,請翻頁)
淹著巷子去了鄭家豆腐坊。
鄭家豆腐坊每天早起要開門賣豆腐,遠遠的就看見鄭家豆腐坊前圍著幾個人。
一個嬌俏的小娘子,在豆腐坊里忙碌著。年約十四五歲,瓜子臉,白皙的臉龐,線條柔和。淡淡的娥眉,頗帶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長長的睫毛、俊俏的粉鼻、櫻桃小嘴潤潤的。一頭青絲柔順亮滑,隨意的挽成一個髻,幾縷發絲垂在耳邊。女子忙碌中抬手用手腕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林近一陣驚訝,我勒個去,宋代女子都是這樣子的嗎?比電視劇里演的還會撩人。
林近走到門前望著這水靈靈的小娘子心念一動,想起早上小侄女說過的話。舌頭一卷嘴里發出一聲輕微的口哨聲。小娘子抬頭看到是林近,面頰一紅隨即低頭繼續忙了起來。身軀嬌顫頭也沒抬的道:“你這賊斯前些時日差點沒淹死,今日一早就跑過來輕薄人家,小心我阿爹打你。”
林近接著耍賴道:“今天是給他老人家送禮的,萬不可能打我的”
“林家二郎來了?快進來吧!”卻見鄭老頭穿著甚是體面的從正門走了出來,一邊招手一邊說道。
林近立刻抬手抱拳道:“家母對于鄭伯父的義舉甚是感謝,特讓我來送些具常之物,以表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