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府衙門口,有官吏小心詢問著黃閣。畢竟,眼下街道上人們對秦石所做的事情,傳言得很厲害。最為關鍵的是,顧家是一個大家族,足可以影響到一府一地。現如今,秦石殺了顧家的大公子顧文,這仇算是與顧家結下了,而且是死仇。
“此乃大清天下,顧家本身在應天府,此事不必太過擔憂。”
黃閣的嘴上雖然如此說,但是心中卻不由得為秦石擔心起來。要知道,留在羅山縣的不過是顧家的一小部分,并沒有對其有實質性的毀滅打擊。縱然顧文是顧家的大公子,但是顧家公子眾多,子嗣繁盛,顧文的死活,并不影響顧家的繁榮與昌盛。
“這……”
下屬的官吏,聽著黃閣這么說,只得作罷。
一天的時間,過得飛快,次日,也就是剃發令頒布的第十六天,秦石帶人在羅山縣中巡查,所見之處,百姓們皆以剃發。至于那些讀書人,腦袋后面也都拖著長長的辮子。長辮子的確影響讀書人的形象,因此,很多讀書人為了避免自己形象被破壞。紛紛將那些長辮子盤繞在腦袋上,并戴上了瓜皮帽子。
信陽府的事情,自然是傳到了應天府。
此一時節的應天府,談館之中,氣氛異常群情激憤。
“我等愿意投軍,手提一支兵馬,殺向信陽府,為顧炎武報仇!”
“哼,那秦石簡直是一條清狗,漢家賊子之人,豈能讓他活在世上?”
“清兵行將大規模進攻江浙等地,我等誓死保衛大明,絕不允許此等賊人絕滅我漢家兒郎!”
人們在不斷的喝罵著秦石,畢竟這樣的情況,不曾出現過。現在,秦石這樣做了,在他們眼中,自然是漢家的叛徒。
“秦石,為了一道剃發令,你不惜拿我顧家長子殺雞儆猴,此仇不報,我顧家絕不會善罷甘休!”
應天府顧家,顧城手里拿著一封血書,他差點沒被驚昏過去。那可是一家十三口的性命,就這樣被秦石不分老幼的給屠了,這放到誰身上,都會傷痛欲絕的,更不用說顧城這樣的大戶人家了。須知,顧文在顧家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雖然顧家子嗣眾多,但是顧文卻是那個文才最為出眾的那個。顧城還指望著顧文,在將來能夠帶領顧家走上一個新臺階呢。
“好一個剃發令,害的漢家兒郎盡為滿清奴隸!也害的我家族希望盡去,好!好!好!”
是日,顧家發出消息,意欲派遣刺客前往信陽府斬殺秦石。當然。這一件事自然是后話。
事實上,論及其他府縣推行剃發令的事情,人們所看到的,皆是清兵行留發不留頭之舉,而非漢人相幫。
現如今,秦石卻主動相投,不光是應天府顧家震驚,其他府縣亦是如此。這之中,有歸順于大清統治的,也有還在南明轄區的。
“百姓們好利,此乃金錢之利,故而秦石購發計策一出,自然迎合了廣大百姓們的利益了。至于屠殺顧家,我想這是在震懾整合信陽府的士族階層,士族的根本利益可不是什么金錢利益,而是整個家族!”
“一個家族能否成為人們所公知的名門,這自然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經營。倘若中途被滅,那又何談后續天下人公知?因此,那些讀書人受到秦石的威脅后,自然是為家族人著想了!”
信陽府的事情,引發的討伐,秦石自然是得到了相關消息。
四月十五日,秦石于羅山書院中做完手頭上的事情后,來到了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