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沖喝了口水,接著說道:
"目前,我們有三個問題須待落實,解決。
一是投入戰斗的我方人員的組織,分工。
凡參加此次行動的同志,要抱必死之決心。
也就是說,此次行動危險性非常大。
二是刺殺行動武器的配置,運送問題,
按照慣例,敵人會在酒會大樓周邊布置三道防線。
外圍是地方保安團,警察署的人。負責一般性檢查,警戒作用。
中間層盤查更為嚴格。
主要由76號抽調的鐵桿漢奸、
特務和日本少數特高課共同負責。
最里面的核心區由小野一郎的憲兵隊控制。
"外圍突破相對容易一些,警備隊里有我們的人。
至于后面的兩道防線,,我們打算制造一些混亂,相機尋求突破。
三是事后撤退路線的選擇和方式。
大致如此……萬書記,我講完了。"
萬書記聽著聶沖把整個計劃講完,
不住的點頭表示贊許。
小同志今年方二十出頭。膽大心細,頭腦冷靜,處事又果斷。
不愧是顧君揚先生重點栽培的弟子。"
"聶沖同志考慮得很全面,也很周詳,
不過呢?在撤退的方案上,我認為,
還應考慮的更詳盡,更細致一些。不要做無畏犧牲。"
"同志們,現在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上級黨委不僅同意了我們的作戰請求,
而且,還抽調了兩位得力同志來參加我們的行動計劃,
與大家一齊并肩戰斗。"
"太好了,又平添了一支生力軍。"
一位年輕一點的同志興奮地喊道。
"對此次行動,大家,還有什么想法,
不同意見。盡管提出來,暢所欲言。"萬書記說道。
吳大雄思考了片刻兒,
用手指在桌面上敲了兩下。問道:
"我有個疑問,武器怎么通過層層關卡順利的發到行動同志手中。
尤其是在敵人層層嚴密監控下:如何保證不出紕漏。
這個,聶同志可否再詳細的講一講……?"
萬書記看向聶沖,
"外圍突破相對容易一些,警備隊那邊的同志可以信賴。
至于后兩道防線,我們打算在外圍制造混亂,相機尋求突破,
雖說有一定困難。但也不是不能克服。"
吳大雄聽罷有些失望。說道:
"據我所知,小野一郎為了安全起見,
自第二道防線起,加上核心區。
原則上是不準攜帶任何武器入場的,
包括日本方面的特工人員,"76號"的也不行。
連日本憲兵隊都配備了***。
僅有極個別的高官侍從和重量級人物才有資格攜帶手槍入場。
而且是經梅機關總部特別批準的。
如稍有違背,發現者格殺勿論。
就算同志們拼著性命不要,僥幸通過一二道防線,
誰能保證一定把武器彈藥送到核心層。"
"不會吧,執行那么嚴厲的安檢防護措施,日本人真是狡猾!"
吳大雄冷靜言道:"事實如此。"
"這樣的話,攻擊行動的效果勢必大打折扣,
難以保證預期目標呀。"萬書記面色凝重起來。
吳大雄的質疑聲象一潑冷水無情地澆下來。
與會同志高漲的情緒逐漸冷靜下來。
萬書記再次看向聶沖,
"這個,如果吳先生所言情形屬實,的確棘手的狠。"
"可是,可是,
上級黨委己批準了我們行動計劃,勢在必行。"
在場的其他同志有點沉不住氣了。
吳大雄聽罷搖了搖頭,說道:
"如果武器方面不到位,行動的同志赤手空拳上陣,
傷亡勢必非常大。
一旦遇到更糟糕的情況,后果不堪設想……
慎重起見,再議一下吧。"
"抗日不怕死,怕死不抗日,
這么大的行動哪有不死人的。
我們就是要抱定必死的決心
向敵人發動最勇猛的沖殺!"
"飛蛾投火之舉,恕吳某人不敢茍同。"
"那么,吳先生,你可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
吳大雄見眾人一個個愁眉不展。
站起身來,左右看了看,平靜的說道:
"要不,我來想想辦法。"
"你?你能有什么好辦法?"
馬勝一臉不服氣的問道。
"不過,我有個條件,"
"吳先生請講。"
"我希望,可以和聶沖同志共同負責這次行動。"
"好,我同意。"
萬書記一錘定音。
(全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