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他又叮囑一句,“告訴張國柱,切斷對方前鋒即可,勿要糾纏。”
言外之意仍舊以守為主。
“遵命”
傳令兵正待離去,慕容復再次開口了,“等一下。”
話音未落,底下的傳令兵也跟先前的一樣,身不能動,口不能言。
吳三桂愣了愣,有些不耐煩的問道,“又怎么了”
“王爺稍安勿躁,在下有一疑問,”慕容復仿佛沒有聽出他的不滿,自顧自的說道,“那袁承志膽敢孤身冒進,王爺何不趁此機會搶攻其后軍,叫他首尾不能相顧”
“本王還是那句話,天時地利在敵不在我,不可冒然出擊。”
“那擒下袁承志總是可以的吧群龍無首,定是一擊即潰。”
“底下人自有底下人的想法,本王只負責調兵遣將,具體怎么打是他們的事,縱使本王身為一軍主帥也不好指手畫腳。”
這話倒是不假,為將帥者,最忌發號施令時有人在旁邊指手畫腳,此時的吳三桂便是如此,心里對慕容復已極為不滿,卻又發作不得,可謂憋屈到了極點。
突然,他注意到下方的傳令兵竟然還在,火氣一下就上來了,厲聲斥道,“該死的東西,你還杵在那做什么”
與此同時傳令兵恢復了自由,但見吳三桂那幾欲吃人的眼神,唯唯諾諾應了一聲,慌忙退出大帳。
帳中自有明眼之人看出了什么,可攝于慕容復先前出手那蓋壓一切的氣勢,以及吳三桂處置歸辛樹時的冷血,誰也沒有多嘴說什么。
不一會兒,又有傳令兵前來報信,局勢愈發對吳三桂不利,可作為一個領兵多年的老將,他也還算處變不驚,正要下令調整戰略,毫無意外,又又被慕容復打斷了。
到了這時吳三桂哪還看不出來,面前之人哪里是來討教什么兵法的,分明就是故意要拖住他,好叫軍令傳遞受阻,戰機貽誤。
可別小看這一時半刻的拖延,戰場局勢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一場仗可能要打幾天幾夜,甚至幾個月,但決定勝負往往僅在片刻之間,可能是一個軍令,也可能是一桶金鼓,又或是某一瞬間的突發奇想。
想通其中關節,吳三桂不禁大為惱怒,壓抑著怒氣質問道,“慕容復,本王總算與你有些交情,就連最疼愛的女兒也許配給了你,而今本王被匪寇圍攻,深陷重圍,你不幫忙就算了,怎的還幫著外人來對付我”
嚴格說起來,這吳三桂的確算是慕容復的準岳父了,而且二人還曾有過盟約,勉強算是盟友關系。
但慕容復從來不知臉皮為何物,更何況岳父這種東西在他眼里那就是天生的敵人,當即裝傻充愣道,“王爺這話我可聽不懂,阿珂究竟是不是你的女兒還有待商榷,我什么時候幫著別人對付你了退一步說,我若想對付你,何必那么多彎彎繞,以你我現在的距離,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