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繼續說。”
汝陽王嘆了口氣,緩緩說道,“自大汗兵敗歸來,終日郁郁寡歡,無心朝政,朝堂里的局勢變得十分微妙,凡是有資格登上大寶的皇子皇孫都開始緊張起來,表面上風平浪靜,暗地里爭權奪勢,積極準備,直到四皇孫忽必烈率領十五萬大軍強勢回歸……”
“強勢回歸?”慕容復聽到這不禁一愣,“你是說他一開始不在大都?”
按照他的想法,忽必烈當初保留了實力,又得到五萬戰馬和鐵木真的五萬大軍,應該立刻回朝篡位啊,因為鐵木真那些被打散的大軍遲早會回來,時間長了局勢只會對忽必烈不利。
汝陽王不知道襄陽城大戰是怎么打的,所以并不知其中內情,聞言不疑有他,“不錯,據四王爺手下的幕僚傳出消息說,襄陽城兵敗之后,四王爺被追到了大草原上,他就地招兵買馬準備反擊,不想卻得到了大汗回朝的消息,他這才班師回朝。”
慕容復目光閃動,轉瞬明白過來,原來忽必烈采取了穩妥之策,先去招兵買馬了,畢竟五萬戰馬還要有人騎才能變成真正的戰力。
這并不難理解,忽必烈縱然可以不管什么名義大義強勢奪位,但鐵木真包括諸位王子王孫同樣可以糾集人馬出兵勤王,到時他定會成為眾矢之的,沒有強硬的實力,他又怎敢冒險奪位,更何況當時他并不知道鐵木真的大軍究竟死傷如何。
“后來呢?四王爺是不是如愿以償了?”
“沒有,”汝陽王搖搖頭,“四王爺雖握有十五萬大軍,可大汗手下同樣有十五萬大軍。”
對于這個數字慕容復并沒有多少意外,因為在襄陽城總的只找到三十萬左右的蒙古大軍尸體,也就是說,大元還剩下三十多萬軍隊,除去忽必烈帶走的八萬,還有二十來萬,只是被打散了而已,這二十萬軍隊會陸陸續續的回到大元。
汝陽王繼續道,“但大汗新敗,士氣低落,戰馬又……又陷在襄陽城,根本不是十五萬騎兵的對手,不得已之下,大汗只得跟四王爺妥協。”
“妥協?他傳位四王爺了?”
“這倒沒有,”汝陽王白了他一眼,“你以為傳位是件簡單的事么?朝中除了四皇孫之外,還有一個人勢力很大,大汗當然不可能草率傳位。”
“哦?”慕容復怔了怔,“這倒有意思了,鐵木真的十五萬殘軍和忽必烈的十五萬騎兵應該是你們大元的所有軍隊了吧,怎么又冒出一個可以跟忽必烈抗衡的人來。”
“所以我說年輕人,你還太嫩了點。”汝陽王冷笑著嘲諷一句,隨即解釋道,“朝政不等同于軍事,不是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的。”
慕容復臉色有點發黑,不過現在不是爭這口氣的時候,皮笑肉不笑的說道,“老人家您說的對,我們年輕人自然是要鮮.嫩一點,那您倒是說說,朝中有誰的勢力還能大過忽必烈?”
汝陽王自不難聽出他話中的諷刺意味,卻沒有理會,嘴中答道,“這個人也是大汗的親孫子,阿里不哥。”
“是他!”慕容復頓時想起了這號人物,在過去十幾年中,鐵木真包括忽必烈、蒙哥等一眾皇子皇孫征戰天下,大元朝政一直都交在阿里不哥手中,不過這個人一向沒什么存在感,如果不是汝陽王提起來,他幾乎把這個人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