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狀上面寫著他叫王三,南隆縣人。今年四十八歲,早年拜入某某高人為師,現在修為玄士二重。在四十二歲時誤入歧途,加入某種神秘的組織。在前些時日聽從上面的命令,殺了羅換縣城數十萬的百姓,現在對上述罪證供認不諱,已經簽字畫押。”秀才念著第一樁訴狀。
秦葉與百姓們聽完不住地點頭,對于這個他們還是比較認可的。每句話說的有理有據,是一個合理的訴狀。
“你把他剛剛寫的供詞也一并念出吧,讓大伙聽聽,看看有什么不同。”秦葉對眼前的秀才說道。
“剛剛寫的供詞與之前寫的完全不同,除了前方的名字與履歷相同外,后面的則是變了味道。他后面寫著在三年之前看到了一群黑袍男子良家婦女,由于他看不過去,義憤填膺地沖了上去,想把女子救下。”
“你繼續說。”秦葉看了看一旁的陳日月,讓這位秀才繼續說下去。
“可是沖上去后就被他們打暈,醒來時候自己的舌頭也被割下。之后就被關押在漆黑的大牢之中,前些時日又被轉到了埤城的牢房之中……”秀才念叨著。
“啊?怎么會這樣?”
“他說的是真的嗎?”
“萬惡的罪人,不要隨口改供,事情就是你做的,翻供有什么用?”
……
百姓們全部議論紛紛,忠義之士們也是悄聲交談,覺得這件事情有些蹊蹺。
“陳王,這件事情您以為如何?”秦葉并沒有給予下結論,反而給陳日月戴了一個高帽,讓他來評論此事。
“一字并肩王剛剛您也是說了,讓他們坦白供述。只要供詞與先前所寫若不一致,您就……所以這件事情還得您來做主。”陳日月說話模模糊糊,但是意思已經表明。
秦葉你剛剛說供詞若于先前的供述不符,就把他們凌遲處死。俗話說君無戲言,這犯人沒說實話,直接應當殺掉。
這個陳日月,真是狠啊,動手就想要殺人,還把屠刀推到了我的手上。讓我來做這個惡人,失去民心。真是陰險狡詐之輩,秦葉心中說道。然而現在我也一言不發,我就在這里跟你耗著。
“一字并肩王,我這份供詞前后也是不一致。”又一位書生拿著一位罪犯寫好的供述,腳步匆匆地走上前來。
“念!”秦葉看著這位秀才,口中興奮地說道。這個尷尬的時候就需要站出來這樣的人物,來打破如今的尷尬。
“罪犯王有才,家住戶縣,玄士七重……”秀才慷慨將地念著,結果與先前他為秀才大同小異,均是打抱不平,行俠仗義被抓。
“一字并肩王大人,我這一份也是還不一致……”
“一字并肩王大人,還有我的……”
“念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