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乃是沈公子的想法,我曾經跟他說過,讓他把這事告訴公子你,但是他卻拒絕了,至于原因是什么,我并不知曉。”
程昱說出了自己知道的一切,曹丕聽到之后皺了皺眉頭,在他看來沈川既然能夠說動曹操立他為世子,那沈川就應該是堅定的世子黨,應該是和自己一頭的,那為什么要拒絕自己的邀請呢?
“公子是不是在疑惑沈川為何要拒絕公子的邀請?”
程昱看著曹丕皺著眉頭,猜出了曹丕心中的想法,當即問道。
“確實如此,不知先生有何高見。”
“公子敢問若公子現在是魏王,以沈川這樣的身份,
(本章未完,請翻頁)
頻繁接近公子的繼承人,公子該如何想?”
聽到程昱這么說,曹丕長出了一口氣,而后皺緊了眉頭他開始將自己置于曹操的位置上,而沈川則被他想象成了自己身邊的一個近臣,而且這個近臣還可以左右自己心中的想法。
慢慢地,曹丕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因為他想到了一個最不好的結果,那就是自己的繼承人要與近臣聯合起來謀反。
“公子是否也想到了那一層?”
程昱看著曹丕沉重的表情,便明白他已經想到了那種結果,古代帝王什么都不多,就是孩子多,像如今的曹操兒子,有二十五個之多,而古代又遵循嫡長子繼承了法度,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嫡長子繼承這一法度,那么這二十五個兒子都有繼承曹操大魏的可能。
而曹操的正妻卞氏,也就是日后的卞皇后,一共被曹操誕下四個兒子,分別是曹彰,曹丕,曹植和曹熊。
其中曹張浩勇善斗不善文采,在曹操看來乃是武將之才,并不適合繼承天下,而曹雄又因為體弱多病,以至于英年早逝,而剩下有競爭力的兒子也只有曹植一人了,而曹植和曹操,曹丕三人又被稱為三曹,曹植的文采以及政治頭腦不在曹丕之下。
這也是曹操在二人之間糾結的原因,而沈川作為曹操的心腹,一旦與任意一方交往過甚便會被懷疑圖謀不軌,畢竟弒父上位這件事情在權力面前是非常常見的。
“可是那沈川向父王建議立我為世子,難道就不擔心被父王懷疑嗎?”
曹丕還是有點想不通,他看著程昱問道。
“公子莫要低估了沈川在魏王心中的地位,再者有袁紹的前車之鑒,魏王自然會同意沈川的意見。”
曹丕自然明白袁紹的前車之鑒是何意,當即點了點頭。
“我還有一事不明,據我所知父王準備撤離漢中,可是如今沈川卻讓我鎮守在這里,這樣豈不是讓我遠離政治中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