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可知曉那劉備占據益州有多久了?”
“自赤壁之戰后,距今已經有兩年有余。”
鄧艾想都沒想就說出了劉備占據益州的時間,沈川聽到之后點了點頭。
“老師難道這里面有什么問題嗎?”
鄧艾看到沈川點頭,急忙上前問道。
“自赤壁之戰結束之后我便進入南郡,而后劉備被打得潰不成軍,那孫權則與魏王形成了對峙之勢,可是僅僅兩年的功夫,劉威便占據了益州,可想而知此人的厲害之處。”
“要知道那益州可是轄郡國十二,縣道一百一十八,如若你是那劉備在進駐益州兩年之后,會選擇匆匆忙忙發動漢中之戰嗎?”
鄧艾聽到沈川這么說,皺了皺眉頭,而后又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會。
“戰爭不僅僅是表面上的廝殺那么簡單,他更多的是一個經濟實力的對拼,而魏王攜北方重地論實力遠勝劉備,按常理來講應當是魏王主動進犯劉備,可是你看看如今的世道卻是劉備在定軍山斬了夏侯將軍,而后與我軍成了對峙之勢,如今又在這里截斷我軍糧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沈川說得心中不由得感嘆了起來,孫權,曹操,劉備這三人能夠在東漢末年留下濃重一筆,沒有一個人是平庸之輩。
就拿劉備來說,劉備奔波一生,赤壁之戰拉上孫權與曹操形成對峙,而后赤壁計謀被沈川識破,當時沈川認為劉備在這次被擊敗之后,十之八九會逃向交趾,而后遠離中原。
那樣一來,曹操剩下的敵人也只有孫權了,依照孫權的尿性,對方過幾年便會乖乖投降。
誰知道那劉備不但沒有逃向交趾,而是一路輾轉反側來到了益州,當年沈川在南郡之時,便驚聞劉備進入益州的消息。
當時沈川認為,劉備在歷史上之所以能夠奪取益州,完完全全是仗著有荊州的支持,從而才能拿下益州,而如今荊州在曹操手中,南郡又由他親自坐鎮,但劉備沒有了根據地,根本就沒有能力拿得下益州,所以當劉備進入益州之時,沈川猜測他肯定會被益州的世家大族吃得連骨頭都不剩。
后面的結果卻讓沈川非常意外,劉備以最快的速度占領了益州,比歷史上的三年時間足足少了一年,這速度讓沈川都覺得不可思議,不僅如此還發行了歷史上聞名的百直錢來穩定益州的經濟。
也正是因為劉備的這一系列操作,讓沈川警醒明白,劉備并不是一個失去了關、張二人之后,就像演義中那般沒有理智的人,也明白了劉備以及他的手下一個個的遠見以及智慧并不輸他這個現代人。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沈川開始著手改造整個曹操勢力的經濟,之前他所想的便是解決曹操勢力百姓的吃喝問題,根本就沒有想過經濟的方面。
“那既然如此,當年老師為何不向魏王建議,讓魏王在劉備與劉彰二人交戰之時,趁機消滅劉備呢?”
“還有那江東的孫權在赤壁之戰失敗之后,難道就沒有想過開辟新的地盤,那江東之地,距離益州也不過一郡之隔,那為何孫權不趁機出兵占領益州,從而擴大自己的地盤呢?”
鄧艾看著沈川問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