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劉備拿下漢中,沒幾年的功夫,在曹操處理后方叛亂的時候,孫權便再次回師荊州,這時魯肅已死,沒有人能夠阻止孫權和孫權的大都督呂蒙,一襲白衣渡江,后來糜芳投降,導致整個荊州落入孫權的手中,不僅如此,關羽也死在了麥城的路上。
每次想到這里,沈川都不禁地噫吁感嘆起來,之前的他并不相信那句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如今來到這個時代之后,經過這幾年的生活,他完完全全明白,何止是國與國之間就是世家之間都少有永久的朋友。
“那即便如此,與我們此次前往縣城有什么關系呢?”
這時候跟在鄧艾與沈川后面的王越,突然間問了這么一句。
“如果之前所言那劉備占據益州,兩年之后便發動了漢中之戰,接著僅用了數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月的時間,便在定軍山斬殺了夏侯將軍,而后占據了漢水以南,接著便是魏王進入漢中,劉備從定軍山撤離,但是卻與我軍依靠漢水成為了對立之勢。”
“而魏王要提前與劉備一道進入漢中,但是為什么在劉備占據漢中以南的時候,卻不見有漢中以南的百姓前來投靠魏王,反而是漢中以北的百姓不斷的朝著南方逃亡。”
沈川此言一出,朝中人皆愣在了那里,這一點在曹操那邊根本就沒人敢提起,他們二人沒想到沈川居然在這里說起了這件事情。
自從曹操進入漢中之后便讓夏侯淵長期駐守漢中,雖然這么做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曹操卻忽視了夏侯淵,此人做事過于急躁,這樣的性格在武將身上體現出來,便是善于沖鋒陷陣與長途奔襲。
這樣的將軍作戰是一把好手,但是治理以及判斷戰爭的局勢的時候,往往會把事情想得簡單,就如同夏侯淵在鎮守漢中以及涼州的時候,面對那些住在漢中以及涼州的羌族,他選擇的是血腥的鎮壓。
正是因為這種做法,讓劉備派馬超等人進攻涼州之時不少羌族人選擇了投靠劉備,如果不是沈川之前的布局,恐怕之前的涼州之戰,曹操已經輸得徹徹底底。
而也正是因為夏侯淵的這個性格,導致漢中的百姓并不念曹操的好,甚至有傳聞在夏侯淵被劉備斬殺于定軍山時,有百姓互相通報慶祝,只不過這種慶祝大部分發生在漢水南岸,漢水北岸的百姓則沒人敢這樣做。
單單就這一點,便可以得知夏侯淵在漢中一帶并不得民心,甚至由于其過于暴躁的性格,導致漢中百姓人人自危。
“這我倒是略有耳聞,傳聞夏侯將軍性格過于暴躁施行起律法來也是十分的嚴酷,導致漢中百姓都十分懼怕官府。”
鄧艾聽到沈川這么說,緩緩地說出了自己聽聞的事情,聽到鄧艾這么說,沈川當即長嘆一口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