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天下大亂之前有征兆,不可能上來就是餓殍遍野,如果餓殍遍野便是天下大亂,那我大漢發生的那些旱災就已有多少案例,大漢在旱災之年就應該走向滅亡了,何以支撐四百余年?”
沈川聽到鄧艾這么說,當即搖了搖頭說道。
“學生愚鈍,望老師指教。”
鄧艾聽到沈川這么說,當即對著沈川鞠了個躬一臉求知的態度問道。
“始皇一統天下,而后令天下車同文書同軌,并且鑄秦半兩作為天下唯一貨幣,而后秦二世而亡,高祖劉邦得天下之后,認為秦亡于殘暴治政,這與錢財無關。”
“那時天下間流通的依舊是秦錢,可是過不了多久朝廷便發現市面之上有許多的人大肆鑄造私錢,這些錢財一樣可以在市場流通,但是其重量以及質量卻比秦錢少了不少,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錢幣無法流通,整個市場處于一個低迷狀態。”
“接著楚漢相爭,高祖獲得勝利之后便下達命令,禁止民間私自鑄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造錢幣,也正是因為這一決策穩定了大漢經濟,可是隨著時間推移,王莽上位第一件事便是改動錢幣。”
“不僅如此,王莽所鑄造的錢幣,其種類反而多到后面兌換的比例也在不斷地增加,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導致民間財富皆流于王莽之手,底層百姓皆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最后天下百姓接受不了王莽之政,最后光武帝推翻往往為大漢續命。”
沈川說到這里,鄧艾仿佛明白了什么。
“接著到今日,漢末董卓進入長安之時,大肆鑄造錢幣,其錢之薄,其質之劣,讓人發指而董卓便依靠著此等錢財,大肆搜刮百姓,以致關中一帶民不聊生。”
沈川說到此處戛然而止,接下來他要做的事情,便是讓鄧艾一人靜靜思考。
“老師之言,我仿佛明白了,不僅如此,在桓靈二帝之時,為了大肆搜刮錢財,依舊有不少世家私自鑄幣。”
“那依照老師之言,這天下大亂之前當崩壞的便是貨幣,導致百姓沒有辦法正常使用貨幣,購買糧食衣物,從而不得不進行,以物易物來維持生存。”
鄧艾看著沈川笑著說道。
“沒錯,這也是為什么,我稱贊劉備之初他進入益州之后,第一時間便鑄造百直錢,不僅如此,還通過一系列的手腕,讓百直錢在益州成功流通,從而穩住了益州市場,這也是為什么他能夠支撐起漢中之戰的原因。”
沈川看著鄧艾笑著說道。
“那老師之前所說,有人不愿意讓魏王鑄錢那這些人可否是世家?”
“沒錯,正是那些世家之人,否則這天下間誰還有此等心思呢?”
“那世家為何要如此做?難道經濟混亂對世家來說是好事嗎?”
鄧艾不解在他看來,世家應當是和曹操站在統一戰線上的,畢竟只有曹操統一天下,才有世家分享天下成果的好日子,一旦經濟混亂,曹操統一天下的腳步減慢,那么這些世家對曹操的投資豈不都打水漂了,鄧艾實在想不通,搖了搖頭看著沈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