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這我自然知道,我家有個小侄就在那南郡做生意,不僅如此,還討了個南郡的媳婦兒。”
“在他給我寫的信中,我便得知他們每次過節過年還有孩子過生日,長輩過生日的時候都會買一只雞過來吃,而且據我所知南郡的雞肉價格還不高,并且我那侄兒告訴我,等我老了,從部隊中退役了,就讓我去南郡享福。”
伙夫笑著摸著自己的腦袋,而后眼中充滿了幸福,鄧艾看到之后仿佛明白了,這就是老師所說的百姓所期望的生活。
“按照你現在的年紀,等到漢中之戰結束后,你應該就可以退役了吧。”
漢朝的征兵制度是募兵制度,簡而言之就是要給這些士兵發軍餉,有點類似于雇傭兵,但是又和雇傭兵有區別。
他們在每場戰爭結束之后,除了那些固定的士兵留下,多余的士兵便會被遣散,至于像他這種年紀大的再次召集起來比較麻煩,便會選擇在當地服徭役,當然像這伙夫有著一技之長,也可以留在部隊中做飯。
“我這不是為了給我那侄孫弄一點錢財嗎?聽說南郡那邊沈先生開了個學堂,專門招收一些貧苦人家的孩子,我就想著弄點學費給孩子上學,讓他能夠讀書寫字,這樣一來我家也算有個讀書人了。”
伙夫看著鄧艾笑著說道,此
(本章未完,請翻頁)
時鄧艾發現伙夫的眼中再一次閃過了一絲光亮,鄧艾明白這一絲光亮是伙夫對于未來生活的期盼,以及對他侄孫的希望。
“我記得不錯的話,那南郡學府的學費每年才要五十個大錢并不多呀,以你的俸祿應該夠了吧。”
鄧艾看著那伙夫笑著問道。
“話是這么說,沈先生雖然只收咱們五十個大錢,但是咱們不能得了便宜就賣乖呀,那些老師教咱們這些調皮搗蛋的娃娃多不容易。”“咱們該給的拜師禮是不能少的,年年都要給一些,雖然這也用不了多少錢,可是耐不住家里娃娃多,以后這些娃還要在南郡娶妻生子,還要買屋子搞彩禮,這都是錢,所以我趁著還能干就再干一會兒。”
“這么說老哥哥你沒有妻兒嗎?”
鄧艾這么一問,那伙夫的表情突然間沉重了起來,接著眼角的淚水忍不住流了出來。
“莫不是我問到了老哥哥的傷心處,若是如此,我給老哥哥賠罪了。”
“沒有士載先生,我原本是有妻兒老小的,可是后來黃巾之亂,我那妻兒老小皆被那些黃巾賊給殺害了,于是我便投靠了袁紹,后來袁紹被魏王擊敗,我被當作俘虜,二次收編,由于有一技之長就留在了軍中做飯。”
伙夫擦干了眼淚,看著鄧艾笑著說道。
“那老哥哥沒想到再娶一個嗎?”
“不行了,我都這把歲數了再娶干什么呀,再說我家不是有個侄兒嗎?他也是我老趙家的血脈,只要他能將我老趙家發揚光大就行了,再者我那侄孫兒如今又聰明,在書院的成績也不差,我知足了。”
這便是古時候老一輩人對整個宗族以及家族的奉獻,他們并不像那些世家或者皇親貴族一般,死了妻子之后會選擇續弦,在他們看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宗族能夠發展,是自己的這一只姓氏能夠延續下去。
也正是因為這種為家為國的精神,才有了外敵入侵之時,每一個普通人拿起武器來反抗,這種反抗意識才造就了無數的英雄兒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