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川根據趙云的性格以及劉備的性格,當即給鄧艾分析了一通,鄧艾聽到之后點了點頭,于是乎二人便找了一塊石頭,靠在石頭后面掏出懷中的烙餅吃了起來,等到二人將餅吃的差不多時,太陽也出來將大霧照散。
“士載快看門開了。”
大霧散得差不多,沈川便趴在石頭上掏出了望遠鏡看著那城門的遠方,看到緩緩開啟了大門之后,沈川拉了一把鄧艾,鄧艾聽到之后當即起身看著遠處的大門。
“那老師咱們現在要進去嗎
(本章未完,請翻頁)
?”
“對。”
說完二人來到石頭后面,將昨天晚上準備好的百姓衣服換上,接著便看到大門外面有許許多多的百姓開始朝城外走,就在這是沈川,看著一個老者朝著他的方向走了過去。
“敢問老人家朝著東邊走,可是長利?”
沈川操著一口純正的陜西話看著老者問道。
“聽小哥的口音,小哥是關中人士嗎?”
老者聽到沈川的話之后,當即轉過了頭說道。
自商周開始便有雅言這么一說,所謂的雅言便是官話,然而不同的朝代對于官話的定義也不同,商周時代以洛陽一帶的語言為雅言,到了漢朝,則以楚言為雅言,但是由于中原地大物博,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風格以及不同的說話方式,也就有了方言。
“老人家聽的懂關中話?”
沈川看著老者笑著問道。
“懂得一些年少時,曾經在關中居住過幾年后來天下大亂,關中亂了就逃到這漢中來避禍了,倒是小哥你在關中好好的不待,怎么跑到這漢中來了?”
老者看著沈川問道。
“老人家這說來話長,我到這漢中與老人家您一樣也是來避禍了,本來想著投靠在漢中的親戚,但是沒想到那官道突然間不讓行走了,所以只能走著小道誤打誤撞來到了這兒,所以想問問老人家這里距離長利縣還有多遠。”
沈川對著老者鞠了個躬,恭恭敬敬的問道。
“哎喲,小哥那你這可走的偏了呀,長利縣可距離這兒有個千把百里。”
“啊,那老人家可否知道其他的路能通那長利?”
沈川一臉驚訝的看著老者問道。
“路倒是有,只不過你現在走不了。”
“怎么回事?”
“前面打仗了,你要想到長利只能走水路,如今水路已經被封死了,你要想過恐怕要等到戰爭結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