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說完,轉過身,惡狠狠地看著王定。
“程昱先生,你休要污蔑于我,我之所以這么說便是因為沈川所做有違圣人之道,若天下百姓人人識字,豈不是人人都可以像那張角一般,一旦朝廷有所政令,不爽便高舉大旗造反,難道這就是先生所言的盛世嗎?”
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在統治百姓的時候講究“愚民”二字,在他們看來,百姓往往是識字越少,那么就意味著知道得越少,那么當地的地方官對于他們也越好管理。
可是這么做卻大大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以及時代的發展,在秦漢之時還好,還有不少人
(本章未完,請翻頁)
能夠求學讀書,可是到了后面的朝代,八股盛行加上文字獄興起,讓百姓們紛紛覺得讀書乃是一個高危之事,安安心心地做了安安餓殍。
“有為圣人之道,敢問王定圣人之道,是何道?”
程昱聽到王定這么說,當即瞇起了眼,看著王定。
“自然是孔圣之道。”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家的地位便水漲船高,經歷西漢東漢兩代之后,天下之人,皆認為儒家乃是正道,而儒家圣人孔子的言論,自然也就成了圣言。
“那王定你還有你背后的諸公可知,孔圣所言的天下大同?”
天下大同乃是孔子的至高理想,在座的這些人又是儒家學者,又有何人能不知,王定聽到程昱這么說,當即上前一步。
“自然知曉孔圣所言,天下大同,乃是老有所依,幼有所養,路不拾遺也不必糊涂,此乃孔圣以及我等至高之理想有何問題?”
“沒有問題,那我問問王定,還有在座諸公可有人去過南郡?”
聽到程昱這么一問眾人,你看我看你不知道程昱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可是既然被問了,那么有人要回答,就在這時有一部分人站了出來,表示自己去過南郡。
“好,既然有這么多人都去過南郡,那么在下接下來所言,請各位認真聽好。”
程昱說完,長舒一口氣,來到眾人當中,而后轉身看了一眼曹操,曹操對他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
“那沈川在南郡創立養老院,將其府內買賣雞肉以及棉衣羊毛獲得的錢財用來贍養那些或戰死或流離失所的老人和孩童,這難道不是功臣所言的老有所依,幼有所養?”
“可是……”
“你這豎子好生無禮,退回去請聽我說完!”
王定聽到程昱這么說,想要上前打斷,可是程昱卻在此時沒有給王定任何面子,當即大吼一聲,呵斥道,聽到程昱的呵斥,王定只能乖乖地退了回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