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開始后,有沒有氐人在移民集中的地方活動過?”沈川繼續問道。
黃縣令仔細想了想,回答道:“好像沒有,下官怕移民作亂,一直派人盯著長離水這一片,沒見有氐人來這里。”
沈川覺得只要氐人不打移民的主意,其它的也翻不起大浪,估計他們也沒膽量作亂。
“黃縣令在此地為官多年,對興國氐人內部可有了解?”
這個望垣縣令在這里待了三年多了,本來去年應該調職的,這個黃縣令也是朝里人脈不旺,得不到升遷,望垣縣又是個貧弱下縣,于是黃縣令就在這里留任了。
“回太守,自從上任氐王阿貴被死后,興國氐人似乎有了分裂,他們內部好像本來就有三股勢力,去年還似乎互
(本章未完,請翻頁)
相有所爭斗,但是具體情況,下官也不明了。”
興國氐王阿貴跟著馬超禍亂涼州,被夏侯淵打敗斬殺,這個沈川知道,但是其他的一概不知。
沈川想了想,覺得還是向本地地頭蛇打聽比較靠譜,回去找姜維問問吧。
沈川在望垣縣沿著長離水巡視了一遍,也沒見氐人的痕跡,順便檢查了一下黃縣令的工作,發現黃縣令還是挺負責的,移民完成按照沈川的交代安排的,土地分配早已到位,部分移民正在翻地準備種植春小麥,部分移民正在給田地起隴,看樣子是準備種植玉米,旁邊有人指導。
“望垣縣的這春耕倒是井井有條,移民安排也很妥當,黃縣令辛苦了。”沈川夸獎道。
“太守大人夸贊了,望垣縣因戰亂拋荒的土地還是夠分配這些移民的,所以比其他縣簡單些,長離水沿岸的土地肥沃,只要不被氐人騷擾,這里是渭水北少有的好地方。”
“這倒是,我剛從南安郡回來,牛谷河、關川河兩岸的情況比起這里差遠了。我來時看到長離水入口不遠處那有一大片荒廢的田地,為何沒有安置移民在那里?”
“太守說道應該是三陽川那一帶,那一帶確實有上萬畝荒廢的良田,可惜河口處一到到汛期經常會被河水淹沒,望垣縣人口稀少,下官沒能力修整河堤,也就只好讓它荒廢在那里了,下官慚愧!”
沈川用洞察之眼看著黃縣令,見他說的都是實情,看來這個縣令還算不錯,至少對自己治下的情況比較了解,移民也安排的挺合適。
“現在不就人手充足了嗎。”沈川指著遠處忙碌的移民道:“春耕過后有大量勞動力可供縣令調配,黃縣令要是有什么打算,可盡情施為。”
沈川來望垣縣考察一趟,沒有獲得氐人的更多情報,只是發現氐人情況更詭異了。沈川回上邽時特意給黃縣令留了五百人馬在長離水上游,以防不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