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平民家庭移居鷹國,因為租不起太貴的房子,也會選擇房子較為便宜的清民埠,再加上一戰沒回國的亞洲勞工,這里魚龍混雜,雜亂不堪。”
“一來二去,清民埠聚集太多窮人,房屋價格始終提不上來,這里的房屋投資價值一直都是綸頓華民中墊底。”
“同時又因為房屋價值低,不斷吸引更多平民和窮人,兩個因素相互作用,把清民埠牢牢釘在貧民窟的恥辱柱上!”
他說完,指著一旁的店鋪,鋪面間隙出現單扇門大小的樓道:
“清民埠一直有個潛規則,你在華國的籍貫是哪里,就要選哪里的大廈住。”
“從二戰結束后到現在,幾十年過去了,清民埠發展出很多不同大廈,像長安大廈、金陵大廈、海城大廈、澳城大廈、津門大廈、港城大廈都是比較出名的單元樓。”
鄭原定睛細看,盯著小舅舅指的其中一座大廈:
這單座大廈的樓層最多不超過六層,裸露的墻體窗柩攀附著藤蔓花草,隱隱可以看出是19、20世紀老式公寓樓。
大廈面向街道的一面,統一露出教堂式樣的雕花窗柩,尖錐樓頂以及駝褐石墻顯示出濃郁的異域古舊氛圍。
他們在眾多大廈里不斷尋覓,終于看到海城大廈的牌子!
鄭原看著黑漆漆的樓道口,還沒等他們走進去,樓道里已經跑出來一個熊孩子,差點把他給撞倒。
一個穿著舊式旗袍的中年女人從二樓探出窗口,朝地上吐了一口痰,朝著遠處嗔罵:
“小赤佬,窩里廂母么醬油勒儂側七買一瓶,剩下的錢拿回來,不準偷花!”
他們無視旗袍大嬸怪異的眼神,沿著黑漆漆的樓道往上走。
樓梯的把手很奇怪,不知道是年久失修還是受潮了,摸在手上黏糊糊的,好像沾了一手粘痰。
大廈聲控燈好像廚房的燈泡,黏了一層黑乎乎的油污,一閃一閃把僅有的光滲出燈罩!
他們看清了大廈的結構,每一層都有兩戶,那么601肯定在最頂層,鄭原本想走上去,看著黑漆漆的樓道,還是作罷。
“這里居然有電梯?雖然是老式的,不過應該能用。”
鄭原跟著小舅舅走進電梯口,這電梯的年齡至少有七十年了,跟民國時木質柵欄電梯一模一樣,每次上去只能按一次樓層。
他們站進電梯后,電梯咣當咣當朝最頂層抬升,中間停頓的那幾次,嚇得他們以為電梯要墜落了!
“叮~”
他們把黑色柵欄打開,一眾人從電梯走出來,借著油污燈泡的微弱光亮,鄭原一眼瞥見深藍白字的“601”,這里就是商文思的家。
“呼~”
程裕衡站在門前,深深呼出一口氣,知道的以為他來捉贓,不知道的還以為來見丈母娘呢!
“叮咚~叮咚~叮咚~”
他按動老式電鈴,拍動掉漆的綠皮柵欄門,木門吱呀打開,從里面出來一個坐在輪椅上的老太太。
這老太太是典型亞裔面孔,歲數接近八十歲,完全灰白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頭發下,是枯萎皺皮的五官!
但即便這樣,他都保持清淡妝容、儀容儀表,穿著得體的淺色格紋鉛筆裙,脖頸間纏起兩圈珍珠項鏈,腳下一雙黑色底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