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原仰頭看向圣母像,神像之巨大最多看到圣
(本章未完,請翻頁)
母的裙擺,想看到頂著星環冠的頭顱,幾乎要平躺在地上才能做到!
底座正面是古典古香的三重拱形大門,這大門一看就是采用了中世紀的教堂式樣:
繁復堆疊的拱形門廊雕刻古希臘神像,將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高大廳門。
門廊兩側立著裝飾性偏拱門,這些拱門盤起數圈逐漸收縮的門道,在中間擺上栩栩如生的潔白神像!
“把大門打開,讓我們的貴客看看我的杰作!”
納森說話時,神職員自動把神像塔大門打開,厚重木門傳出低沉吱呀聲,好像打開了通往古代的歷史長廊。
他們被推搡著走進基座大廳,目光朝上掃視,鄭原一看就明白,這個神像一定是被力學家指點過——三角形是最穩定的力學結構!
總體來看,底座共有三組承重墩,每一組承重墩都由三根兩米粗的圓柱組成!
這些圓柱安穩放置在地基的不同位置,然后用幾米長鋼條,在圓柱周圍焊接出無數三角鋼架,將柱子的支撐力達到最大。
其他承重墩的固定辦法,也沿用了三角力學結構——工匠用手臂粗的鋼筋骨骼焊接出更大的三角鋼架,在這樣層層借力、層層鞏固的情況下,地震也未必能震塌這座圣母塔。
眾人站在底部,仔細瀏覽空曠的圣母像內部,塔身背面每隔五米就會出現水缸大的圓形窗戶,從塔底到塔頂的高度,整整鑲嵌了二十五扇圓窗。
這些窗戶將室外光線從窗戶投進巨塔內部,就好像沿著后背安了一排日光燈,交錯光柱照著承重墩,有種說不出的冷峻科幻感!
鄭原正尋找塔心電梯的位置,納森走到承重柱前,在墻壁上按動按鈕。
幾聲轟隆過后,他們頭頂傳來機械嗡嗡聲,一個黑色鐵盒子從高處緩緩落下,等黑盒子降落到地面,就是他們一直在尋找的電梯!
待所有人走進電梯,納森按動電梯的按鈕,黑色電梯關門緩緩上升,從電梯觀察窗看出去,他們才不過五分鐘時間,已經上升到百米高空。
“叮咚!”
電梯門到達塔頂后,轎廂門自動朝兩邊打開,他們跟著神職員一起走進塔頂,這里是圣母的“頭顱”!
塔頂空間要比塔身空間狹窄不少,但即便是狹窄了,塔身頭顱的橫截面積也接近一百平。
他們從電梯出來后,一雙比卡車還大的對稱窗戶出現眼前,看這兩扇窗戶的形狀,就是圣母神像的眼睛!
這兩扇窗戶的形狀,接近兩頭尖細的橄欖,鋼骨支架凸出墻壁,鑲嵌著璀璨奪目的彩色花窗。
這些幾何圖案剛好拼湊出圣母像上半身,就好像是圣母在借由神像的眼睛看著蕓蕓眾生!
火熱日光借由兩扇窗戶照進塔頂,被彩色花窗折射為霓虹燈光,仿佛為所有人的衣服鍍上一層燦爛彩虹。
塔頂大廳正中間有一面弧形墻壁,鑲嵌著電子屏幕和按鈕路線!
神跡園的濕度、溫度、氣體、地面壓力等各項信息,都以數據和圖表的方式,被量化在不同的觀察屏幕。
墻壁中間最大的屏幕,是整個神跡園的平面俯瞰圖,地圖中,神像周圍彌漫著無數紅色圓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