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原你看,這須彌山好像變小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眾人盯著船的前方觀察情況時,元迦曼不經意間往后瀏覽,不看不知道,一看立馬發現不對勁了。
須彌山高度在五六百米,矗立在海面上時就像一座高聳山包,她看到的須彌山體明顯有點偏矮小,就像被人砍了一半只留出山腰以上的山體。
鄭原轉過身仔細觀察,還真就是她說的那樣——山似乎是在縮小!
“難道,這座山還能縮小不成?”
鄭原的疑問,梁侃聽得清清楚楚,她低下頭拿起手電筒看向水中,白天陽光繁盛,水面磷光盈盈根本看不真切。
馬署長看出了她的意圖,從包里拿出照明彈,朝眾人說道:“我們有照明彈,可以在水下照明!”
梁侃接過信號槍,朝水中打進一顆照明彈,耀眼的白光劃著氣泡躥進水中,一直往河底墜落,在掉落的過程中,所有人都在鎂光的照射下看清楚了水底情況:
河底有一條略窄的河道,按照寬度正好是以前的舊河道,說明以前的河道被淹沒,這是新形成的地面懸河,經過幾千萬年的發展,河道兩岸的植物已經腐化成渣,只剩下形如化石般的木墩殘留,水土流失后,冷峻堅硬的巖層露在外表,河底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恐龍骨骼,它們靜靜沉在水中,還能看清楚保持著死前的動作,似乎是在向看到它的生物訴說著往日的輝煌。
元迦曼眼睛里滿是疑惑:“什么樣的情況,才會讓地球的海平面升高三百米,這也太恐怖了吧,難道是行星撞擊海洋!”
鄭原只能猜測是白堊紀末期的行星撞擊,改變了爬行動物的命運,讓它們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但是,若說恐龍滅絕完全是由于水淹陸地,他反而覺得有點武斷。
梁侃低頭想了一陣,朝眾人說出她自己的看法:
“你說的確實有可能,在眾多致使恐龍集體滅絕的假說中,地外行星撞擊地球被人提起得最多,這讓所有人都以為恐龍的滅亡真的是行星造成的,可是我們得明白,‘行星撞擊假設’到了現代也只是假說而已,并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它的真實性,我卻覺得恐龍的滅亡原因應該很復雜。”
“現在來看,恐龍的滅絕可能跟海平面升高有關系,中生代時氣溫明顯偏高,要不然我們也不會有那樣感覺,可以猜測,隨著全球氣溫升高,石炭紀晚期凝結在南北極的冰蓋陸續融化,將海平面不斷拔高,同時冰蓋融化后氣溫也會越來越熱,之后的天外行星砸向海洋,激起千米高的浪花,這些海水將各大陸淹沒了七七八八,動物多數滅絕,剩下的恐龍也沒躲過地面的行星沖撞,族群盡數隕滅。”
“我想,是行星沖撞和海平面升高的雙重因素,使得中生代霸主隕落。”
“只有這樣解釋,才能理解為什么古河道兩側有那么多恐龍化石,他們是在瞬間被淹死在原地,可能連跑都沒來得及跑。”
梁侃的大膽猜想,給了眾人新的思路,鄭原仔細琢磨著她所說的細節,問出自己最好奇的那個問題:“光是行星撞擊海洋,真的可以引起全球大海嘯嗎?”
眾人聽見鄭原的話,也很好奇這個問題,眼神疑惑盯著梁侃,像一群急于求知的小學生。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