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餐,馮智和賢哥也鉆進施遠騰的汽車,一起往仙游鎮第二人民醫院奔去。
洪哥早已等候在醫院的門口,看見車來到,他親自引導施遠騰將車開到一陰涼處停放。
五個人從車里出來,馮智負責先向馬洪介紹施遠騰,施遠騰再向馬洪介紹他的兩位學生。馬洪掩飾不住他的高興,滿臉堆笑著與大家一一握手,然后帶領大家參觀醫院。
施遠騰對仙游鎮第二人民醫院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兒時的記憶中。兒時的施遠騰病痛不少,父母親有時會帶他到第二人民醫院看病。在施遠騰的印記里,第二人民醫院只是一間很大的房子,所有的科室都擠在這間大房子中分隔出來的小房子里。
眼前的第二人民醫院完全沒有了施遠騰兒時的影子。現在的醫院占地面積大約一畝左右,為兩層的混凝土結構、呈“回”字型布局。一樓為有限的幾個科室的診室、掛號收費處、
(本章未完,請翻頁)
藥房和檢驗室。
二樓呈回廊結構,幾間病房,大約十張病床。一間陳舊的手術室,一間房給心電圖和B超科合用。剩下兩間房,既是一家兩口的宿舍,也是值班醫生的值班房。
藥房極小,緊密排列的幾個藥架之間,只允許一個人進去取藥。當然,藥架上擺放的藥物也很少,除了一些感冒退熱的藥物和一些簡單的抗生素,其他的藥物是見不到的。施遠騰特別留意到,內科系統的大部分用藥都沒有。
檢驗科就簡單了,只能做三大常規和乙肝兩對半定性檢查。醫院沒有大型的檢查設備,甚至連一臺X光機都沒有。與其說是醫院,還不如說是一個比診所好一點的衛生站更合適。
本就不大的地方,本就不多的看點,施遠騰很快便看完。馬洪帶著他們到他的辦公室,細心的馬洪早已在辦公室里準備好上好的茶。
看來,馬洪對施遠騰作了深入的了解,知道施遠騰喜歡喝茶。
“施教授剛才也看到了我們醫院的現狀,我也不怕家丑外揚。現在的醫院基本處于‘停工’狀態,設備越少、越差,來看病的病人自然越來越少,醫生流失越多。”
“這種惡性循環已經持續幾年了,我一直苦苦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現在,主管部門對我們不聞不問,連該給的工資也沒有足額給我們。除了極個別有病人看的醫生還繼續上班外,其他醫生已經被我‘請’回家,當然,他們每個人只能領幾百元的基本生活費。”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醫院正處于破產的邊緣。我們既沒有資金,沒有人才,沒有設備,也沒有政策。”
“我現在能想到的,是通過賢哥和智哥請教授回到家鄉。說好聽點,是請教授為家鄉人民做好事,說真實點,是幫助我們醫院解困,幫我馬洪解困。在我能力范圍內的事情,我一定答應教授的要求,請教授務必出手相助。”
馬洪的話,實實在在,不遮不掩。施遠騰喜歡這樣的交流方式,喜歡與這種肯掏心窩子的人交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