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春天,研究生面試結束,傅一燈殺出重圍,通過面試。面試通過,意味著成為當年的研究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在隨后由高江組織的關門討論中,第一輪,高江、另一位副主任宋明以及施遠騰都招了一位自己看上的學生。這第一輪是有奧妙的,特別是對于像高江這樣的人而言,事前會收到很多人的托請。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成為高江的研究生,等于將來留在人民醫院工作沒有任何障礙。
施遠騰深知這一點,對于自己想招的學生,他都會了解清楚,如果發現學生托人找了高江,他是堅決不招的。
到了最后,令施遠騰感到十分詫異的一幕發生了。原本以為,傅一燈是高江想要的人,可最后,高江明確表示堅決不要傅一燈,宋明也堅決不要。
施遠騰感到納悶,這高江怎么了?是不是吃錯藥了?如果他們都不招,意味著傅一燈失去讀研的機會。可是,高江為什么最后不攔阻傅一燈呢?如果高江最后攔阻,傅一燈是過不了面試關的。
面試前,施遠騰與傅一燈沒有任何接觸,也不認識他。面試時,傅一燈給施遠騰的印象是高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陽光、俊朗、沉穩。
但面試現場,傅一燈也給施遠騰留下另外一個印象,即傅一燈是奔著高江來的,高江是一定會招收傅一燈的。因為施遠騰發現,傅一燈對自己和宋明的提問,回答的熱情和積極性都不高,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
也許,傅一燈做夢也想不到,高江和宋明如此決絕地否決了他。
“老施,你來招收他,怎么樣?”高江直接點名施遠騰。施遠騰再度感到驚訝,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場面,高江是會推給宋明的。施遠騰看向宋明,只見宋明低頭不語。
反常,非常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而這妖從何來,施遠騰判斷,高江一定知道,宋明也一定知道,只有自己被蒙在鼓里。
“好,你們都不招,我招他。”施遠騰一錘定音,而高江和宋明似乎都松了一口氣。施遠騰參與面試,感覺在入圍的人員中,傅一燈并不比其他人差,更不至于到現在這樣沒人要的地步。
雖然面試時,傅一燈的另一面令施遠騰心里不是滋味。但施遠騰心中的那份柔軟,令他不忍因為傅一燈的一點瑕疵而將他拒之門外。
辦公室里發生的一切,傅一燈并不知情。他確實是奔著高江而去的,而且非常自信地認為,高江是會招自己的。當結果出來時,傅一燈驚愕不已,但也不敢去探尋原因。
至于為什么高江和宋明都不肯招,施遠騰也懶得追究原因,他只是明白,一位學生要走到這一步,不容易。
如果讓一位學生通過面試,最后又不招他,人民醫院的神經內科顏面何在?施遠騰其實不知道,高江根本不在乎科室的什么顏面。但施遠騰知道,他有信心讓傅一燈在專業上有所作為。
招生結束后,傅一燈也許意識到什么,學習特別拼命。他并沒有辜負施遠騰的期望,全方位均衡發展。專業能力,特別是處理問題和待人接物的能力都遠超同期的同學,令施遠騰感到十分欣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