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哥有所不知,寫一段話還馬馬虎虎,寫對聯,絕對是我的弱項。呃,不對,不是弱項,而是不懂如何去寫。”施遠騰最害怕的,就是寫對聯。
“教授的文字功底我們是知道的,你不妨試一試。由你來寫,寫與診所有關的對聯,肯定更貼切。”馮智依然堅持。
“是啊,老師,一直以來,您對診所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將您對診所的那份感情融入對聯里,一定是最理想的。”傅一燈也飽含期待。
聽完傅一燈的話,施遠騰陷入沉思中。剛上桌的一碟炒好的簸箕炊,香噴噴的,十分誘人。但施遠騰似乎沒有看見,也沒有聞到。
熟悉他的傅一燈和楊修影知道,施遠騰一定在思考這副對聯了。馮智剛想叫施遠騰吃簸箕炊,被傅一燈用眼神制止了。
所謂的“文思泉涌”,其實是一種靈感。這靈感可能來自自己的內心深處,也可能來自別人的一句看似無關緊要的一句話。這個時候,如果靈感被打斷,對聯可能會“難產”。
沉默一會,施遠騰抬起頭,說:“我說出來,大家聽聽,看合不合適。‘一燈之光照亮前路,一燈之火溫暖人心。’怎么樣?”
“好,好,太好了!”梁東華首先叫了起來,馮智和張為賢也大聲叫好。他們的聲音引來鄰座的關注,傅一燈則咧嘴一笑。他實在不好說什么,當時老師為診所取名,他已經感到心里不安,現在,老師的對聯又全是自己的名字。
施遠騰在為診所取名時,傅一燈的名字確實給了他啟發和靈感。但當時與龍哥吃飯,說起診所取名時,虎哥的一番話,給了施遠騰很大的啟發。現在這副對聯,實際上是施遠騰與虎哥的聯手之作。
突然,施遠騰聞到一股熟悉的味道。嗯…..熱炒的簸箕炊,自己心中的至愛。施遠騰不管三七二十一,伸手將盛有簸箕炊的碟子挪到自己跟前,迅速吃了起來。
楊修影看見,微微一笑,說:“主任快點吃,您剛才顧著想對聯,還沒吃呢,我們大家吃了不少。”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對于這副對聯,楊修影也是感到十分滿意。她知道,這不僅僅是文字功底的問題,而是對某件事情的思考已經融入到對聯里。照亮病人求醫之路,溫暖病人痛苦的心,這是一種大愛,是一顆善良與悲天憫人之心,而這種大愛及善良和悲天憫人之心,一直貫穿在施遠騰的職業生涯中,貫穿在施遠騰的人生中。
對于診所的名字,楊修影一開始也沒多想,認為傅一燈辭職出來辦診所,用他的名字未嘗不可。今天她才明白,施遠騰想到的,遠不止這些,內心對施遠騰的理解,不由又加深了一個層次。
“教授,我一會馬上去落實對聯的事情。畢竟寫好還不算,最終還要將寫好的字刻在選好的木板上。”馮智有點迫不及待了。
“智哥,這對聯安裝時告訴我一聲,我派人幫忙。必須保證安裝好,還要保證不能讓別人偷走。”梁東華在這方面很有經驗,特意提醒馮智。
“嗯,明白,這方面你比我內行。”馮智也感到梁東華的提醒很對頭。
吃完早餐,除了馮智去找人寫字和制作對聯外,其余幾位一起到診所去。大家伙的意思很明顯,一起查漏補缺,在開業前盡量做得完美些。
一群人中,傅一燈、張為賢和梁東華對診所的現狀是熟悉的,只有施遠騰和楊修影并不了解一周來診所發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