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這種液體,確實需要慢慢滴注,每分鐘不能超過15~20滴。所以,一瓶液體輸進去,大概需要2個多小時。阿伯,一會打針時,你安心睡一會,明天應該會好起來的。”施遠騰對這樣的病例,有著足夠的信心。
傅一燈一直在旁邊看著,聽施遠騰說完,便跟著施遠騰到診室,將施遠騰開出的處方交給病人的兒子去交款取藥,自己則拿著施遠騰寫的病歷給護士,吩咐一會輸液時要注意滴速,絕對不能超過教授要求的速度。
年后的第一天坐診,病人的數量超出施遠騰的預期。本來,仙游鎮人有個習慣,沒過完正月十五,是不會到醫院或者相關的醫療機構看病的。現在看來,人們對健康的重視正在改變著這一不良習慣。
一直到晚上7點多,施遠騰才看完候診的病人。走出診室時,診所內外早已燈火通明,夜,已經完全籠罩了整個仙游鎮。
輸液的阿伯已經在兒子的陪同下回去了,診所里顯得空蕩蕩的。施遠騰脫下白大衣,洗干凈手,才走到生活區。
美玲將飯和菜都放在窩里用微火溫著,看見施遠騰來到,馬上將飯菜端出來。下午班的護士們已經吃完飯回去了,剩下的還是施遠騰、傅一燈和美玲三人。
“輸液的老伯怎么樣了?”施遠騰一直在診室里,沒有時間出來觀察病人輸液后的情況。
“已經好了很多,病人的兒子說,這是他老爸這么多天來最平靜的一天。在住院期間,幾乎時時刻刻都在喊頭暈,喊天翻地覆般的頭暈。而在我們這里輸液過程中,病人非常安靜。對了,老師,您怎么開這么強的安定給病人吃呢?”傅一燈隨即提出自己的問題。
“這種安定很強嗎?如果這個病人還在醫院住院,我可不是給他吃,我直接給他靜脈緩慢推安定。我看了病人在住院期間的檢查結果,結合我對病人的體檢,這位老人家的身體狀況還是很好的。”
“為什么要用安定呢?”傅一燈雖然不明
(本章未完,請翻頁)
白其中的奧妙,但他卻清楚,老師對每一種藥物的使用,都不會無的放矢。
“嗯,這個問題才是關鍵,也問得好。頭痛和頭暈是內科系統的常見癥狀,但所有該做的檢查做完且沒有發現異常時,安定的使用與否就顯得很微妙嘍。”
“如果一般的止痛或者止暈的藥有效,當然不需要用。但是,當這些措施沒效時,安定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每個人對暈和痛的敏感性不一樣,這涉及到一個痛閾或者暈閾的問題。閾值高的人,不容易出現頭痛或者頭暈,相反,閾值低的人,則很容易出現。安定在其中的作用,是提高病人的痛閾或者暈閾。如果我的判斷沒錯,明天,病人的頭暈會明顯好轉。”
“哦,我明白了,原來這安定的使用,其中也有如此大的乾坤和奧妙。老師對于疾病的判斷,對于藥物的應用,都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傅一燈也不擔心在陳美玲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這種坦蕩,令施遠騰高興和欣慰。
師徒倆就這樣聊著,陳美玲也很喜歡聽施遠騰與傅一燈的聊天。她覺得,聽他們聊天,可以學到很多醫學科普知識,更能從他們身上吸收到滿滿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