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與施遠騰一夜狂歡后,蘇小慧再也沒有出現,施遠騰也一直處于“放空”狀態。雖然寂寞,但對于施遠騰而言,并非不可忍受,他不會因此而打電話給蘇小慧或吳歌。
一個周二的晚上,施遠騰突然接到張慧的電話,記憶中,施遠騰與張慧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直接電話聯系了。
“阿騰,最近忙嗎?”
“忙,忙是常態,不忙才是偶然。”
“哈哈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你這個常態估計要持續很長時間哦。楊醫生的情況有沒有改善?”
“沒有,從復查的頭部磁共振結果看,醒來的希望不是很大,但治療總得繼續,我也不會放棄。”
“有情有義,好,我就喜歡你這一點。”
“慧哥找我,一定有事。”
“嗯,我也知道瞞不過你。是這樣,我的一位朋友,一位上市公司的老總,年紀輕輕的,突然得了怪病,四肢麻木乏力,精神疲乏,記憶力下降。最近因為加重,走路困難而住進了南江省人民醫院VIP病區。”
“已經住院2周多了,醫院組織了幾次會診,市內也組織幾次專家會診。目前,診斷不明確,治療沒有方向,更沒有起色。”
“他們大多診斷什么病呢?”施遠騰插話問道。
“嗯,你這話問得好,果然厲害。他們大多認為是格林巴利綜合征,是一種非典型的類型,他們說的非典型,是因為病人四肢遠端的感覺障礙也很明顯。”
“還有一派意見認為,病人可能是屬于一種少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家的觀點雖然不一致,目前的檢查結果似乎更支持格林巴利綜合征,據說是因為腦脊液檢查,發現有蛋白細胞分離現象。但治療的方法大致一樣,可這兩周治療下來,沒有任何效果。”
“所以,我想請你這位大名鼎鼎的非典型專家來看看。說實話,我不太相信這些典型的專家。”
“慧哥,我什么時候成為非典型專家了?你怎么定義非典型專家和典型專家的?”
“哈哈,這個確實是我‘創造’出來的。在我眼中,典型專家具有以下特點:博士或者博士后、博士生導師、有國自課題和經費、有高分值的SCI論文、在專業學會擔任主委或者副主委又或者委員。”
“像老弟你,則屬于非典型專家,特點也很鮮明:本科畢業、在臨產一線工作二十年左右,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主持過本專業科室的管理工作、病人們一直認可的醫術和醫德。怎么樣,老弟,我這分類可以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