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哥,對不起,我想問施教授。教授,以您的估計,我們申請多少用地為合適,您又認為在哪個地方建醫院比較好?”黎志超對用地和選址頗為關心。
“用地最至少要30畝,如果能拿到60畝,當然更好。再看遠一點,如果資金和條件允許,可以適當放大到100畝。至于地點,我認為,在高速公路出口,靠仙游鎮方向最為理想。”施遠騰這個回答,顯然有著自己的盤算。
“哦,施教授提出如此大面積的用地,又將地點選擇在靠近高速路出口,能不能說一下您是怎能考慮的?”黎志超追著問。
“我前面說了,綜合內科醫院只是我們想走的第一步,但絕對不是最后一步。對于仙游鎮人民而言,沒有外科系統的引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應該的。所以,將來醫院一定會擴大成為一家綜合性的全科醫院,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了解到,長洲市附近的城市,經濟并不比長洲發達,人口素質也不比長洲高。但他們有一個優勢,即鐵路和公路網非常發達。所以,他們有不少民營的養老院或者醫養結合醫院,而且入住率不低。”
“我們鎮附近的高速公路,連接的范圍非常廣,如果我們能做成養老這篇文章,對改變我們鎮單一的經濟結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高速路出口旁,往鳳歇、長洲、毗鄰西江省的一部分城市、靈石市靠近長洲部分的城市,都非常方便。因為方便,對上述地方肯定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
“當然,這個吸引力,必須是我們做得比他們好。就像上次有一位從靈石市到診所來看病的病人一樣,我們做好了,不愁他們不來。”
施遠騰這番話一出口,何鎮長坐不住了。
“好,太好了!施教授不僅醫術高明,更是有著大局觀的、氣勢恢弘的領導者和設計者。雖然眼前我們還無法走這么快,但我相
(本章未完,請翻頁)
信,這是一條非常好的、接地氣思路。”何鎮長拍掌說道。
“教授剛才說的投資額,不是一個小數目。我們幾個,根據鎮長的指示,準備為醫院和鎮政府做一些公益性的捐資。比如捐資建一棟樓,捐資買某一臺貴重的儀器等等。我想問教授,在您的心中,有沒有融資的對象?”楊文說得非常直白,等于將底牌翻開了。
“這確實不是一筆小數目的資金。目前,很多私人老板都不敢進入這個領域,或者說,他們中的一些人好大喜功,一開始便辦一家二級醫院,最后因為資金鏈斷裂而陷入危機。”
“我心目中確實有幾個人選,比如在漢南市的朋友,在長洲的朋友等等。我在與他們聊天時,他們都對辦醫院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其實,我并不看好一個人獨資。”施遠騰故意漏掉龍哥。是的,在事情沒有確定之前,他不想將龍哥牽扯進來。
“投資如此分散,未來的醫院將采取什么管理模式?”楊文的提問很專業。
“因為投資分散,所以,我想采用現在很流行的合伙人制度。由投資人選出一個管理團隊,然后由管理團隊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