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請教授說說你的看法。”
“按照我的設想,整個醫院最終建設好,投入的資金接近5個億。換句話說,投資人必須有撬動10個億資金的能力,才敢獨自投資,否則,風險很大。”
“這個期間,相信龍哥還有其它生意要做,這樣一來,壓力非常大,不值得獨自承擔這樣的風險。”
“再說了,前期的所有投資,都會變成沉沒成本,后期最大的成本支出是人力資源成本,這是一個無底洞。如果醫院營運得好,可以通過醫院的營收,來填補這個無底洞。我希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醫院的營收,能與人力資源成本的支出,達成一種平衡。”
“這種平衡需要多長時間才可以達成呢?據國內投資醫院的數據分析,大約需要3至5年的時間。換而言之,在這段時間內,沉沒成本產生的收益只能夠維持醫院的正常營運,不要想著能賺錢。”
“按照我經營診所的風格和理念,我希望辦的醫院,是一家高水平的醫院,更是一家與當地收入水平能夠想匹配的醫院。現在的公立醫院,有不少已經偏離了醫院的屬性,成為一門生意。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樣的結果,最終受害的是病人。”
“但公立醫院不怕,他們吃定了,病人是相信公立醫院的。這也不能怪病人們,前幾年,民營醫院被某系民營醫院搞得名聲很臭。”
“我們的診所為什么越來越受歡迎,就是我們不走這條路,我們堅持我們的理念。雖然賺的不多,但最終還是能賺錢,能生存。”
“這是我的一點粗淺看法,請龍哥和虎哥點評。”施遠騰雖然侃侃而談,但最后卻放低了姿態。
“我很早就觀察到,教授是一個綜合型人才。今天聽教授一席談,證實我的看法是對的。聰明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靠譜,也思慮周全。”虎哥不由插了一句。
“是啊,教授的分析非常到位,也很有道理。看來,教授提出的合伙人制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最能規避風險的一種方案。”龍哥看來認可了施遠騰的分析。
“教授是不是研究了很多民營醫院的案例?”龍哥笑著問。
“其它地方的案例我只能看別人寫的分析報告,但是,在長洲就有幾家民營醫院的教訓值得我們汲取。”
“這幾家民營醫院的老板,有的是做房地產起家,有的是經營酒店發財。他們一開始都是獨資,而且開始時投資很猛,對外招聘人才時,作出很多的承諾。當真的有些人才到他們醫院時,才發現這些承諾都是假的。”
“其實不是老板們想耍賴,而是越來越多的人力資源成本,讓他們根本無法消化。這些美好的承諾自然變成空話,一旦承諾成空,對外界,特別是對有意進入他們醫院的人,殺傷力是極大的。”
“他們現在經營很困難,人才基本流失殆盡。這些老板現在的處境非常尷尬,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好,教授的話我已經聽明白。幸虧今天與教授敞開來談,否則,我可能也掉進坑里。”黃金龍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按照教授的分析,我應該在合伙人中,占多少比例的股份比較合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