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哥這樣的安排,非常好,不用事事親力親為,否則,鐵打的身體也會累垮。我相信他們能做好這些工作的,可惜我不能幫他們干些什么。”倪虹對施遠騰所實行的工作安排感到欣慰。
“虹兒不必內疚,大家都理解。不過,以你的能力,倒是可以寫一寫相關的報道、人物介紹、科普等文章。不設定多少和期限,有靈感就寫。積少成多,慢慢可以往公司和醫院的公眾號上發。”施遠騰為倪虹想好了工作方式和內容。
“對,騰哥這個建議好,我從現在起準備素材,有靈感就寫。嗯……騰哥有空的時候,最好幫我審審稿。”
“呵呵,這個醬油可以打一打。”施遠騰笑著說。
“什么打醬油,誰不知道你的文筆好,只是你太忙,沒有時間寫而已。”施遠騰以前曾經為醫院和科室寫過一些文章,看過的人都認為很好。這些事情,倪虹以前也聽楊修影說起過。
時間在靜靜地、飛快地流逝。吳歌與顧盼的名聲早已響徹仙游鎮以及仙游鎮附近的鄉鎮和村莊,以至于她們坐診的時候,診所里熱鬧非凡。
黃工他們的進度比原來設想的還要快,幸虧穆可俊、黎明、蘇小慧在關康信科長的幫助下,穩步推進各種儀器設備的購置,沒有耽誤黃工的的施工和設備的安裝進度。
核心團隊的股權結構已經理清。施遠騰占股百分之五,考慮到傅一燈將診所劃入到醫院,傅一燈的占股為百分之一點五,其他人占股為百分之一。并確定,重點的人員,可以持有期權,每人占百分之零點二五。
除了仙游鎮工商協會提供的,每人每月兩千元外,投資資金中,劃撥出每人每月三千元。此外,根據診所的收入情況,每人每月基本還保證有至少一千元以上的收入。這樣的收入雖然不多,但對于初創團隊而言,可以解決他們的基本需求了。
在人才招聘方面,則多方出擊,在醫院的公眾號、以及對各大招聘平臺投放廣告。蘇小慧和穆可俊負責面試,洪力負責收集郵箱里的應聘人員
(本章未完,請翻頁)
的投檔,并根據醫院的需要,發出邀請面試函。
最終,蘇小慧還是沒有辦法將她的好朋友請來,不過,通過招聘,一位曾經在長洲中醫院擔任過財務工作的會計順利入職。兩位有醫保工作經驗的人員也準時到位,穆可俊馬上報告施遠騰,并建議施遠騰,讓這兩位醫保人員到鳳歇市醫保局進行學習。
施遠騰接納穆可俊的建議,馬上聯系龍哥。龍哥知道這個位置對醫院未來的重要性,迅速安排他們到醫保局進行上崗前的學習。
春節前半個月,施遠騰與林宇寧商量多點執業和掛定點幫扶醫院的問題。畢竟,還有不少科室人員缺口很大,比如放射科、超聲科、心電圖室、腦電圖室、檢驗科等等。
令施遠騰想不到的是,他很快接到林宇寧的電話,說周必才讓林宇寧出面,請施遠騰一起吃飯。周必才特別強調,就三個人吃飯,順便聊聊慈心醫院與人民醫院的合作問題。
“林院長,您怎么看?”
“不安好心!我以前曾經提醒過您,這個人,不是什么好鳥。不過,還是見一見吧,總得讓他亮出底牌不是?”林宇寧的想法與施遠騰不謀而合。
“好,就定在今晚怎么樣?”
“好,由我來安排。這個人疑心很重,您來安排他未必放心。”林宇寧看來對周必才很有研究。
“好,我等您信息。”施遠騰放下電話,馬上將電話打給黎明。
“阿明,今晚要與那個人吃飯,你悠著點。”
“明白。”黎明反應很快,話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