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施遠騰可以保持每天都能回醫院辦公,還能保持每周三上午的門診坐診。
現在的慈心內科綜合醫院,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了鳳歇市,向周邊覆蓋至西江省、靈石市及靈石市下屬各縣級市和鄉鎮。長洲市區,自然更不用說了,很多原來一直跟著施遠騰的病人,也來到仙游鎮,專程找施遠騰看病。
黃工在第一期設計時,已經充分考慮到停車的需求,但是,還是沒有料到醫院輻射的范圍如此廣。范圍越廣,對車位的需求越大。原來用于進行“停車壓力測試”的空地,每天都幾乎停滿了車。
施遠騰專門請黃工到醫院進行實地考察過,目的是為黃工將來在第二期甚至第三期工程建設時,將這個問題充分考慮進去。
內科的五個病區全部收滿,傅一燈和穆可俊也分別兼任一個病區的主任。按照黃工的設計,每間病房是可以放置三張病床的。開業之初,擔心病人沒這么多,每間房只放置兩張床,現在,每間房放置足額的三張床。五個病區,將近三百個病人,工作非常繁忙。
為了減輕他們的壓力,施遠騰將蘇小慧提到院長助理的位置上,協助他們處理醫院的日常事務。
兒科已經開了兩個病區,同樣是每間房擺設三張床。盡管這樣,兒科的床位同樣是一床難求。施遠騰與吳歌統一意見,不急于冒進,穩扎穩打。“消化”不了的病人,全部轉到上級醫院去。其中,鳳歇市人民醫院是最大的受益者,易耀華院長也為自己當初與慈心內科綜合醫院的合作感到高興。
(本章未完,請翻頁)
重癥監護室開放十張床,但一般情況下,穆可俊將床位控制在3至6張。這樣做,是擔心人員無法有效輪轉過來,因為重癥室的值班人員全部由內科人員輪流參與。
李藝彤設計的績效方案,幾經修改,漸趨合理,已經能夠體現多勞、責任、風險各種影響因子的平衡。合理的分配方案,逐月提高的收益,職工的積極性也得到極大的提高。
醫院已經開始產生利潤,施遠騰也及時將李藝彤做的財務報告上報給各大股東。他們都同意施遠騰的意見,采取年終分紅的方式,沒有必要進行月度或者季度分紅,以減少李藝彤的工作壓力。
慈心內科綜合醫院的發展,林宇寧看在眼里。他知道,有施遠騰坐鎮,人民醫院的內科也不夠看。想與慈心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有更好的合作,必須在外科領域進行。
林宇寧曾經與施遠騰有過溝通,施遠騰明確表示,將來一定會將慈心內科綜合醫院變成真正的慈心醫院,一家集多個學科于一身的綜合性二級醫院。可見,施遠騰對自己醫院將來的發展規模和定位,都有著非常清晰的認識。
施遠騰請林宇寧耐心等候,當時機成熟時,自己一定會請林宇寧幫忙。但現在還不行,如果不將內科的根基打牢,會令自己陷入被動的局面。
九月初的一天,施遠騰正在辦公室里看著醫院的各種數據,洪力敲門進來。
“老師您好!我有件事情想向您匯報,也想聽聽您的意見。”洪力一邊說,一邊帶著一種不自然的表情看向施遠騰。敏感的施遠騰意識到,洪力一定有事。
“坐吧,別那么拘謹。”施遠騰請洪力坐在茶幾旁,自己也坐了下來,順手煮水泡茶。他并不急著聽洪力說什么,因為他知道,單獨到辦公室來找自己,肯定不是醫療上的問題。
“來,先喝杯茶再說。”施遠騰將一杯泡好的茶遞給洪力。
洪力喝了口茶,歇了歇,似乎在為自己要說的話鼓足勇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