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病人目前的休克狀況,其實是與脫水有關的。別看病人肢體遠端水腫,那是低蛋白血癥引起的水腫。我剛才查了,病人近端的皮膚彈性非常差,皮膚的皺褶回復非常慢,這也是缺水的間接證據。所以,當補液量上去后,密切觀察血壓和尿量的情況,如果血壓上來,尿量增加,升壓藥可以慢慢撤掉。畢竟,這種血管活性的藥物用多了,對病人不利。”
“第四,如果補液量上來,病人體溫下來,估計病人的胃口也會恢復。要抓緊這個時間窗,讓病人慢慢增加進食量。至于營養餐的配置,相信貴院做得很好,我就不多說了。”
“第五,抗生素的應用問題。病人的血培養和痰培養都沒有發現致病菌的生長,當然,細菌培養的陽性率本來就不高,如果是一些少見的細菌,陽性率就更低了。”
“既然前面已經用了這么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多種類的、高級的抗生素,病人并沒有見效。說句各位專家可能見笑的話,如果在我的醫院,這種情況下,我會停掉所有抗生素,將我前面講的問題處理好。因為我們會密切觀察,并不擔心病人的感染情況。”
“當然,各位也可以用一些針對少見菌種的抗生素,比如多西環素。這樣的選擇,各位可能會心安很多,我覺得可以一用。”
施遠騰的發言,令原本一副高傲和不屑的陳院長和文主任徹底改變了對施遠騰的看法,全神貫注地聽施遠騰的講話,生怕漏掉半點。羅主任更是感到興奮,施遠騰的話,使他“腦洞”大開,話也跟著多起來。
“施教授,您對指南怎么看?”
“對于指南,各位專家肯定比我更有發言權,貴院也有專家參與指南的制訂。我對指南的看法是,有指南論,不唯指南論。”
“指南只是對臨床的一個指導。也許你們早已發現了,一些新的指南,直接將舊指南踩在腳下,后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新指南是錯的,舊指南才是對的。這種情況,屢見不鮮。”
“所以,我們要研究每年的指南,但絕對不要被指南牽著鼻子走。”施遠騰的看法,與羅主任的不謀而合。
“對,太對了。施教授講的意思,我也有同感,但施教授說得更具體,更透徹,更實用。謝謝施教授!”
“羅主任客氣了!我們交換一下手機號碼和加一個微信朋友吧,我想在漢南待幾天,等情況明朗了我再回去。”施遠騰對羅曉敏很有好感。
“好,好,好,有情況我會及時與施教授聯系的。”羅曉敏的話,可是犯了大忌的。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羅曉敏與自己是同樣性格的人。
“羅主任,請你馬上去按照施教授的意見調整醫囑。”陳院長對施遠騰選擇了相信。
“好,我這就去。”羅曉敏馬上拿著病歷本離開辦公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