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天賦極高,這廚藝啊,很快超越我咯。”
“吳阿姨過獎了,叫小施來做,也比我要好。”
“哦,小施也會做飯?”
“這個春節,我是在長洲過的。小施做的年夜飯,雖然比不上吳阿姨,但也是有模有樣的。”
“咦,這個我倒是沒想到,一個癡迷工作的人,竟然能做一手好菜。嗯,找個時間,讓小施到我家來,露一手才行。”
“這個不是問題,只要吳阿姨不笑話我就行。”
“怎么,誰笑話誰了?”書記從書房出來,劈頭就問。
“呵呵,剛才小陳說,小施的廚藝不錯。我呢,想請小施有時間到咱們家,施展一下他的廚藝功夫。”
“哎,這個好,這個好。小施如果不急著回去,找個時間,你們一起來。這一次,就由小施掌勺,如何?”
“沒問題,只要能在五月底趕回去,都沒問題。”
“嗯,難道六月份有事?”
“對,醫院正在建一棟兒科中心和內科大樓,還建一座高壓氧艙。按計劃,六月份交付使用,我必須回去主持剪彩儀式。”
“哦,原來這樣。好事,這是大大的好事。你們越壯大,說明老百姓的需求越旺盛,也說明你們能服務的人群覆蓋面更大。小施啊,你走這條路,雖然很辛苦。但是,這是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事。對社會,對國家,對百姓,特別是基層百姓,是天大的好事。”
“我已經讓秘書通知陳院長,明天上午十點,在南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禮堂,舉行簽約儀式。相關的新聞媒體和省廳領導,都會到場參加。到時我也去,你這個典型,我一定豎起來,在整個衛生系統推廣。”
“除了這個模式,我盡量爭取多種方式,對你們醫院提供更多的支持,希望你們醫院早日建成一家綜合性的醫院。這樣一來,你們就可以全方位服務好幾百萬人口的百姓。有小施這個才子,我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
“謝謝!非常感謝書
(本章未完,請翻頁)
記的支持和厚愛,我一定不負書記所望,盡快將醫院建成一家綜合性的醫院,解決基層老百姓就醫難,住院難,費用貴的問題。”施遠騰說的很具體。
“哈哈,我就喜歡小施的直爽。試問當下,有哪一家民營醫院,敢說解決百姓就醫費用貴的問題?除了小施,絕對沒有第二家。”
“是啊,別說民營醫院,公立醫院也沒有一家敢這么說,這也是公立醫院受詬病的原因之一。咱們南江省,希望有更多小施這樣的人涌現出來。”吳玉婷也很有感觸,將矛頭直指公立醫院。
“哎,玉婷,你不能太貪心。小施這樣的人才,多少年才能遇到一個?有一個,我已經很高興了。當然,如果有更多,我更高興,但我知道,這只是一廂情愿的想法,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書記看來對醫療市場也有很深入的了解。
“我們不能打擾書記太長時間了,改天我們再來拜訪。謝謝書記和吳阿姨的盛情招待,辛苦吳阿姨了。”張慧看看差不多了,便主動提出來。
“好,我們這,隨時歡迎你們來。”書記也說著與吳玉婷同樣的話。施遠騰與毓文、張慧,告別書記和吳阿姨,便離開了書記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