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學位、專業學會里的位置、SCI論文的數量和分值、課題的級別和多少。所有這些,都是硬指標。”看來,這個劉楓有點迂腐。前面有這么多的鋪墊,他竟然聽不出來。
又或者,他們本來就是這樣的,并堅決認為,這樣做是沒有錯的。
“這樣的人,在招聘的時候,是不是不需要經過臨床考核?”
“呃……確實不需要經過臨床考核。而且,我們認為,這樣的人,臨床能力一般不會差。”
“是嗎?劉院長,我雖然不學醫,但基本的道理我還是懂一點的。當年,我們家老吳,住在南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差點就丟了性命。”
“當時,如果不是小張極力推薦,如果不是小施及時趕來。我這個老伴,還能不能站在我身邊,真不好說。”
“當時,陳院長介紹他們的ICU主任的時候,說的話,與你現在說的,差不了多少。不過,陳院長聞過即改,馬上撤掉這個‘高大上’的主任的職。”
“劉院長,你想過沒有。如果一個人,一直這么讀書,讀到博士后,然后到醫院來工作。你覺得,這樣的人,醫術會好嗎?”
“嗯,書記說的很對,我回頭一定整改。”大冷的天氣,劉楓的背后還是冷汗直冒。
“這就對咯。我現在還記得,小施在為我老伴會診的時候,回答陳院長手下的一位醫生的提問時,說過的一句話。叫做‘有指南論,不唯指南論’。”
“我這里借用一下,一個醫院,面對的是病人,醫術與醫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建議劉院長,以后招聘人才,要做到有學位論,不唯學位論。”
“當然,你剛才說的人才,如果放在研究機構,是沒有問題的,這叫做學有所用。但是,如果放在臨床,讓她面對病人,似乎不太合適。”
“如果不是小施在,如果不是梁醫生臨床水平好。會不會出問題,還真不好說。如果真出問題,可能是兩條人命
(本章未完,請翻頁)
啊,劉院長!”說著說著,書記的聲音提高了好幾度。
“當然,如果這樣的醫生,愿意從臨床基礎學起,沉下心來。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將來是肯定有一番作為的。”
“關鍵是,醫院不能捧殺他們,他們也不要以為自己高高在上,不愿意放下身段,向學歷比他們低,但臨床經驗豐富的人學習。這樣的人,劉院長可要小心咯。”
“當然啰,我知道劉院長也有苦衷。現在醫療行業被這類人把持著,制定出來的、評價一家醫院水平高低的標準,不是你醫院里的醫生,醫術與醫德有多好,而是你醫院有多少博士,有多少SCI論文,有多少高級別的基金。是不是這樣?”書記看向劉院長。
“對,書記確實洞察秋毫。現在的風氣,就是這樣。”
“唉,不說這個了。你劉院長改變不了,我許琪烽也改變不了。但是,少害人,總可以做到吧?”
“謝謝書記的理解。我回去,馬上召開班子會,對醫院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頓。請書記放心,我一定盡力,將醫院的醫生們引導到提高醫療技術上來。”
“好,劉院長這話很好。我這個門外漢的話,不能全當真。合適的,你聽聽,不合適的,你就當耳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