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境況,令何至忠感到震撼。陳舊的木制的椅子、書桌和搪瓷水杯。在搪瓷水杯旁邊,有一只新的不銹鋼水杯,估計是臨時為何至忠所準備的。
辦公室的門窗,也是陳舊不堪。上面的油漆,斑斑駁駁,給人搖搖欲墜的感覺。
“李校長,您可真不容易啊!”何至忠一聲感嘆。
“唉,市里似乎已經忘記我們了,或者說,我們成了市里的負擔。這么多年來,我們沒有得到市里的任何撥款。再這樣下去,學校很快要倒閉。很多貧窮家庭的希望,也會跟著破滅啦。”李國棟的話,帶著怨氣,卻也實事求是。
“李校長,你覺得,學校的困境在什么地方?你們有沒有想過出路?”
“學校的困境?太多了,一下子說不完,我挑幾個重要的說一說。”李國棟對于學校的情況,了如指掌。
“首先,上級主管部門沒有撥款,很多本來應該購置或者更新的教學設備,無法及時購置和更新。這些設備,對提高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我們學生畢業后,沒有得到充分的就業。如果按照成績和能力,我們的學生都不差。但是,現在的單位,在用人方面,似乎不在乎這些。有些事情,我不明說,何市長肯定也清楚。”
“我的學生們,大多是來自貧窮家庭,既沒有背景,又沒有錢財。在這個社會上,第一步都很難走得出去。”李國棟也知道目前社會的狀況。
“李校長為什么對自己學生的質量,如此有信心?”
“這一切,是因為我們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師們。他們堅守著這塊陣地,竭盡全力,想為這些孩子們的美好未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有些老師,甚至從自己家里拿來電腦設備,為孩子們上課。他們對學生們,既嚴如父,又慈如母。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得到很多醫院的護士長們的認可。”
“學生們畢業的就業率有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多高?”
“很低,甚至有不少很優秀的學生,畢業后直接回家務農。每每看到這些,我心里就流血。”
“有沒有足夠的地方提供給她們實習?”
“實習是沒有問題的,那個醫院,都想要我們的學生去實習。實習嘛,就是為他們醫院免費打工,他們當然樂意。”
“可是,到了畢業的時候,他們便將我們的學生拒之門外。唉,我也無可奈何啊!”李國棟又一聲長嘆。
“有沒有學生,嫌棄工資低,抱怨工作辛苦,而放棄到某些醫院去?”
“沒有,絕對沒有。這些孩子,都是來自貧困家庭,什么苦沒吃過?這樣的苦,對于她們來說,那都不叫苦。”
“如果解決學生畢業就業的問題,是不是解決了學校一個很大的問題?”
“對,確實是這樣。一旦解決了就業問題,很多很有潛質的生源,就會繼續到我們學校就讀。這樣一來,良性循環就會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