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遠騰將自己與黎明商量時考慮到的問題,一一說了出來。但是,對于具體的產品,施遠騰則一帶而過。
“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施總剛才說到的風險,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擔心別人‘克隆’我們的產品,然后以低價將我們打掉。一個是為了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防止別人克隆我們的產品,而投入資金進行研發新的產品,也就是產品的不斷迭代。”依然是潘錚彤在提問。對于這樣的投資,潘錚彤更熟悉。
“對,潘董說的沒錯,我所顧慮的,主要是這兩個方面。”
“其實,如果在前期,我們的保密工作做得好。產品出來后,我們的營銷能跟得上,第一批的客戶肯定在我們手里。所以,研發的資金,一部分來自于我們的投資,一部分來自于產品的利潤,這是最好的結果。”潘錚彤的思路十分敏捷。
“對,這是最好的結果。但是,一旦開干,我們必須將最壞的結果也考慮進去。所謂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我們必須將各種可能的壞處想到,然后再想出解決它們的辦法。這樣,我們的風險就可以控制在最低的范圍內。”
“呵呵,跟著施總走,一定是一種非常爽的體驗。醫院的成功,酒店的成功,我相信,所有的這些成功,就像施總看病一樣,將所有可能的因素都考慮進去,然后一一排除,一一解決。這樣做事,風險肯定是最低的。當然,誰敢說沒有一點風險呢?”凌世聰的這番話,似乎在暗示著,要跟著施遠騰走。
“施總,你打算投資么?”還是潘錚彤。
“當然,一個項目,由我提出來,而我卻不敢投資,難道你們敢投?不過,這樣的項目,需要的資金不是一點點,我和毓文這點錢,起不到什么作用,這也是我一直沒有動手的原因。”施遠騰明確答復潘錚彤。
“在施總的考慮中,這家工廠,是由施總來管理,還是另請他人?”潘錚彤緊追不放。越是這樣,越表明潘錚彤是想投資這個項目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不,我不參與這家工廠的管理。我已經物色好一位技術大咖,由他來管理。從招聘人才,到具體設計、立項和主攻方向,全部交給他。”
“看來,施總對這個人,非常放心。”凌世聰插了一句。
“對,非常放心。對他,就像對我自己一樣。”
“哦,看來,施總對他,是非常了解咯。施總的用人,一向是這樣的嗎?”凌世聰感到奇怪。
“對,我一般不會對某個人隨便委以重任。但一旦選擇了,就絕對信任。否則,我不放心,他不敢放手,這樣的合作,有什么意義?”
“好,施總這句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酒店的中層們,對施總是如此的尊敬、佩服和崇拜。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施總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李總的眼中,滿是贊賞。
“施總,您有沒有對這個項目進行投資前的評估,比如資金的預算等等。”對于具體的投資,還是潘錚彤在問。
“有,我已經請人做了,結果還沒有出來,也就這幾天吧。”
“呵呵,施總,我冒昧問一句,您有沒有想過,找誰來進行投資這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