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遠騰當醫生,做生意,之所以能成功,絕非偶然。他對細節的把握,對人性的把握,十分具體到位。
該插手的地方,絕不放手,能放手的地方,絕不插手。現在對醫院管理的放手,讓黎明獨自擔綱,承擔這一投資巨大的項目,都體現出這一點。
正說著,凌世聰、潘董和李總已經走進板房。黎明將他們請進辦公室,這辦公室雖然簡陋,但辦公室該有的一切,這里基本都有。
“凌董、潘董、李總。剛才我和黎總商量了幾個問題,其中黎總感覺比較困難的問題是,目前找不到好的營銷人員。所以,想請幾位過來,幫忙想想辦法。”等他們坐好,施遠騰便直奔主題。
“對這些營銷人員,有什么要求嗎?”
“最好有高超的營銷技巧,如果能有對養老院、醫院、幼兒園、小學等單位或者機構的營銷經驗,那就更加完美了。”
“騰哥,你的意思是說,將來的產品,會向幼兒園、小學方向銷售?”黎明聽施遠騰這么一說,腦海里靈光一閃。
“沒錯,我還來不及與各位商量。所以,以后在產品的設計上,黎總必須往這個方向上靠攏。”
“施總,你可真是營商的天才呀。你剛才提到的幾個方向,其實與我們的產品非常吻合,絕對可以推得開。”潘錚彤對施遠騰,愈發的佩服與崇拜。
“經驗豐富的銷售,我還是能找到幾個的。關鍵是,他們都不懂我們產品,怎么去推銷?凌世聰問道。”
“凌董,是這樣,剛才騰哥對我說的時候,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我們的產品,技術含量很高。所有的營銷人員,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這個培訓的周期需要多長,我也沒試過。多以,第一批營銷人員,算是我們公司第一個吃營銷‘螃蟹’的人吧。”黎明接過凌世聰的話。
“我明白了,我們不能等產品出來了,才來培訓營銷人員。哎,黎總,現在如果找來營銷人員,你們有人員培訓他們
(本章未完,請翻頁)
嗎?”凌世聰再次問。
“有,我招的幾位技術大咖,專業水平很高,由他們培訓,不是什么難題。”黎明給出肯定的回答。
“好,我找到這些人后,讓他們直接聯系黎總你。”
“好,沒問題。”
凌世聰與黎明的一問一答,這個問題算是基本解決了。
“黎總,按照目前的進度,能趕得上養老院的開業時間嗎?”潘錚彤更關心產品。
“目前是立體施工,廠房的建設與設備的安裝幾乎同步進行。這種廠房,不是高樓大廈,建設起來,并不困難。員工住宿的樓房,也不需要建很高。所以,趕在養老院開業前,為他們安裝好第一套設備,應該不是問題。”
“產品的定價做好了嗎?”看來,潘錚彤也是一位對細節十分注意的人。
“我與幾位技術人員正在對產品進行最后的測試。我剛才說的時間點,是產品的樣品出來,我們評估銷售價后的時間。現在要進行產品定價,還是早了點。不過,我大概測算過,第一代的產品,我們能將終端的銷售價,控制在一百元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