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方明院長的邀請,我今天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些學習體會。”
“其實,方院長在去年已經邀請我了。但是,我一直沒有這個膽量和勇氣,在博學多才的各位面前,將我這點點僅僅能夠滋潤桶底的水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后來,方院長對我說:‘你就當成是與各位同行進行讀書交流吧。’有方院長這句話,我才敢在大家面前,與大家交流讀書心得。”
“是的,今天,我確實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既是交流,更是學習。希望我接下來的內容,沒有浪費大家一個下午的時間。”施遠騰先做了一番低調的鋪墊,才轉入正題。
“今天,我用四張幻燈片,講述四個內容。這四個內容分別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相處,如何學習。”施遠騰說到這里,將第一張幻燈片“彈”了出來。
這張幻燈片,真的只有四個字。方明看見,心中暗暗吃驚:“這個阿騰,搞什么鬼?四張幻燈片,每張四個字,能講一個下午?”
“這四個內容,其實是有出處的。我想請問,哪一位知道,這些內容出自何方?”施遠騰突然話鋒一轉,提起問題來。
會議室里再度陷入極度的安靜,落針可聞。最終,還是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施遠騰雖然沒有表現出來,內心里,還是有點失望。他感覺,這些醫生們,閱讀的范圍太窄。其實,這樣的結果,對拓展臨床思維是不利的。
“這些內容,來自世界教科文組織給出的定義。這個定義,是用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志。”
“換句話來說,世界教科文組織認為,一個成熟的人,必須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學會不斷學習。”
“我先講一講如何做人。我這么一說,大家可能會說,你施遠騰不是胡扯嗎,做人?誰不會做人?”
“我也曾經聽人對我說,做人嘛,簡單的很,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是做人的最
(本章未完,請翻頁)
高境界。”
“仔細想想,這些好像都沒有錯。難道我們還會對鬼說人話,對人說鬼話?各位,請你們想想,在當下的社會里,有沒有這樣的現象或者人存在?”
施遠騰的話,先是引起一陣哄堂大笑,然后很快安靜下來,大家都在思考施遠騰的提問。是啊,這個社會,見鬼說人話,見人說鬼話的人,還真不少見哦。
“其實,關于如何做人,我們的祖先們已經為我們做出很好的示范。相信大家一定清楚,曾子每天三省自身,就是一種能讓自己不斷進步,守信重諾的一種做人的方式。”
“孔子曾經表揚他的學生顏回,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幾千年前,就有人,放棄對大富大貴的追求,而注重自身的修養和學習。這種精神,與現在社會一些人的浮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將眼光拉回到近代。我們的太祖曾經在他的文章《紀念白求恩》中寫道:‘……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