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差不多吧。自從我出現這種問題,我感覺無力的情況沒有明顯的加重。”
“你的病情,會不會與你的飲食相關。比如,如果你喝很多甜的飲料或者吃飯吃得很飽,無力會不會因此加重?”
“我平時不會暴飲暴食,也不太喜歡喝飲料,所以,這種情況并沒有發生過。”
“你家里人,包括你的父母或者你的兄弟姐妹、爺爺奶奶他們,有沒有像你這樣的情況?”
“有,我爸爸有,我堂叔有。但是,他們的都好了,現在沒有什么問題。”病人的回答,引起了施遠騰的注意。
“哪位是你的爸爸?”
“我是。”一位身材適中,皮膚呈古銅色的男人向前一步,對施遠騰說。
“你的情況,和你的兒子是一樣的?”
“對,不過,我出現這種情況的年齡,比他小一點。”
“你確定,你的病情已經好了嗎?”
“其實,我的病也沒有完全好轉,在干重的體力活后,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有,您剛才問的一個問題,在我身上好像有。”
“說說看。”施遠騰很感興趣。
“就是在飽餐后,特別是晚上吃夜宵后,第二天起床,會出現這種情況。但不是很嚴重,不會影響到不能走路。”
“你堂弟的情況和你一樣?”施遠騰繼續問病人的爸爸。
“對,他的情況,與我的一模一樣。”
“好,你躺到床上,我檢查看看。”施遠騰叫病人躺在診床上。
施遠騰仔細的檢查病人。肌肉發育良好,沒有明顯的肌肉萎縮。小腿的肌肉沒有異常的肥大,用手捏一下,肌肉的彈性很好。用叩診錘叩擊前臂的肌肉,沒有看見肌束的顫動。四肢的腱反射稍微減弱,其它的神經系統檢查未見異常。
施遠騰稍加思索,便對病人說:“你起來,來回走一走給我看看。”
病人下床,穿好鞋子,在診室里來回走動。病人的不太,似乎有點“鴨步”的味道,但并不明顯。這種似是而非的情況,是最考驗醫生的。
“來,站著不動,然后做下蹲和站立的動作。只要我不叫停,你就不能停。準備,開始。”施遠騰發出明確的命令。
病人按照施遠騰的指令,自覺地、來回做著下蹲和站立。來回二十次左右,病人似乎有點疲乏的跡象,但他還可以繼續做下去。
“好了,停。”施遠騰及時叫停。整個過程,以施遠騰的經驗,病人并沒有出現“病理性肌肉疲勞”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