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的。從林科長的談吐中,看得出來,林科長是一個很單純的人,并沒有經過社會的歷練,并不知道或者不清楚底層百姓的痛苦。”
“教授和我不一樣,我們十分清楚這一點。教授當初為什么放棄安逸,放棄‘躺贏’,放棄一切名和利。冒著極大的風險,辭職出來辦醫院。”
“更難得的是,醫院開業典禮時,教授在領導和老百姓的面前,作出鄭重的承諾,慈心醫院絕不過度檢查,絕不過度治療。教授的這一原則,得到他的團隊的徹底貫徹和執行。”
“林科長將來如果有興趣,可以搞一個調查,就在醫院周邊的鄉鎮進行,看看有哪一個老百姓,不說慈心醫院的好,不說教授的好。”何至忠的話,就像長輩對晚輩說話一樣,可謂語重心長。
“謝謝何市長的直言不諱!看來,我真是從小安逸慣了,有時間,我一定按照何市長的建議,去搞一個這樣的調查。不僅我自己搞,我還準備動員省醫一些像我一樣的醫生們一起搞。讓他們知道,在漢南之外,還有很多等待救治的貧困病人。”林秀紅從他們的談話中,能真切感受到,施遠騰為什么作要出如此的承諾,這承諾為什么如此受到歡迎。
“哎,林科長這個想法好。你們什么時候過來,通知我一聲,所有住宿,由我們全程接待。”何至忠對這樣的做法,十分支持。他知道,必須通過這些有話語權的知識分子的傳播,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南江省最偏遠貧窮的地區的真實情況。
“教授,您覺得,李校長提出的方案,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不過,哪怕只有一絲絲的希望,我也去努力試一下。努力過了,就不會為自己留下遺憾。”施遠騰給出比較明確的答復。
“我就佩服教授這股勁。這事,我琢磨著,確實不容易。行自然好,不行,就維持原狀吧。我們不是救世主,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好。”何至忠看得恨透。
“哎,何市長這話很有哲理,凡事都不要強求,盡力即可。”施遠騰十分贊同何至忠的說法。
這一頓飯,純粹是何至忠與施遠騰敘舊情,不涉及任何真正的公務。他們回憶過往,面對現在,展望未來。兩個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聊天,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連在一旁聽的林秀紅,也被他們的談話所感染。
“這兩個人,是有濃烈的家國情懷的人,是有抱負的人,是很有責任心的人,是非常善良的人。騰哥與這樣的人深交,難怪,騰哥身上的正能量如此強大。”林秀紅深有感觸。
吃完飯,施遠騰與何至忠告辭:“謝謝何市長的招待,我知道,何市長的工作很忙,我們不能再打擾了。下次秀紅如果真的回來搞調查,我可以當向導。”
“好,這樣最好。林科長,感謝你到鳳歇來,更希望看到你帶領團隊到鳳歇進行調查研究。”何至忠握著林秀紅的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