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馬搖了搖頭,讓自己盡快恢復常態,冷靜思考。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若是后人相繼效仿,終有一日會誤國,斷我大鄢氣運。”工部侍郎傅大人態度堅決地說道。
“你們今日若聯合百官公然與陛下唱反調,不過是給陛下徒增煩惱。”
工部侍郎傅大人立馬辯駁道,“若眾人皆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那這君臣關系又該如何?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從百姓到朝廷官員都應該擔負起興國重任才行。”
邵學文聽到這番言論,忍不住笑了笑。“傅大人久居官場,又怎會不知這為官之道?”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再怎么圣明的君主,也都有著自己的逆鱗,若是誰故意去忤逆圣上的用意,那就是自毀前程。”
工部侍郎傅大人沒想到邵學文居然如此縱容自己的女兒,他雖知曉邵學文是出了名的疼愛女兒,但他萬萬沒想到這位一生清正廉明,剛正不阿的邵大學士,居然為了女兒不顧閑言碎語,也不怕毀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邵兄,您怎會……”
“當一天父母官,就為民請一天的命。這就好比當一天的和尚,敲一天的鐘,哪有那么多圣潔的道理可言。”邵學文自我嘲諷道。
“看來邵兄是真的不打算出面規勸皇后娘娘了。”工部侍郎傅大人失望地看了他一眼。
“能者居之的道理,想必傅大人也是認同的。既然如此,為何不能公平選拔錄用?各人憑真本事便好,又何必拘泥于性別呢?”
邵學文放下手中的茶杯,起身走到窗前,抬頭看了看這滿園杏花。
從詩書選擇嫁入皇室的那一刻,他便知曉這一日終會來臨。女兒們勸他早日告老還鄉,也是為了避免這場朝堂紛爭。
“傅大人覺得皇后品行如何?”邵學文轉過身看向坐在桌旁的工部侍郎。
“邵兄的女兒,品行端正,自然是無可挑剔。”工部侍郎傅大人答道,“只是人心易變,誰也不清楚未來的某一天,身處深宮的皇后娘娘會不會也有了什么別的心思。”
“初心,是最難得可貴的,卻也是最難堅持的。”工部侍郎傅大人感慨道。
“皇后是我的女兒,我自然是清楚的,在大是大非面前,阿書永遠都會以大局為重,絕無私心。”邵學文無比堅定地說道,“她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執著。”
“若是真有一日她不顧江山社稷,危害大鄢百姓,不必傅大人出面,鄙人也自會主動現身。”
工部侍郎傅大人沉默了片刻后,“傅某相信邵兄的為人,也相信邵兄今日的承諾。”
“只是,如今朝中反對意見過多,僅憑傅某一人之力,恐怕還不足以說服諸位官員。”工部侍郎傅大人滿臉惆悵地說道。
“傅大人無需憂心,皇后和陛下自然會有應對的方法。”邵學文微笑著說道。
“唉,真的是太可惜,為何皇后娘娘不是兒郎,不然必能在朝中大展拳腳,就像當年的邵兄那般大放光彩。”
“鄙人并不覺得可惜。”邵學文一想到女兒們,臉上的笑容也變得更加溫柔了。
他的女兒一個個都是他的驕傲,是他的軟肋,也是他最堅硬的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