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告訴史迪威,日軍這次進攻菲傭群島,出動的航空母艦,應該是一艘。
因為日軍為了偷襲珍珠港,派出了六艘航空母艦,還有大量的主力戰艦。
整個島國,也就十艘航空母艦。
六艘在山本五十六那里,剩下的四艘,兩艘需要在島國本土。
剩下的兩艘,總不能全部派到菲傭群島來吧?
日軍的航空母艦,一艘能搭載的飛機,差不多有七十架。
那么剩下的飛機,最有可能的,就是日軍在臺島的空軍基地。
至于說為什么日軍的地面部隊不會超過五萬人,這很容易計算。
根據煙斗麥克的電報,日軍是兵分幾路,分別從菲傭群島的南北西三個方向進行了登陸。
從地圖上看,這是島國陸軍經常使用的中間突破,兩翼包抄的打法。
這樣的套路,很老套,也很有效。
大部分的島國指揮官,都喜歡使用這種進攻方法。
不管是小型戰斗,還是大型戰役,這種進攻套路很有島國風格。
這樣的戰斗套路,在實際作戰中,是非常有效的。
能給對手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畢竟這樣的打法,對手一個不小心,就有被切斷后路的危險。
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念,很容易被打崩潰。
煙斗麥克的部隊,超過十萬人,雖然大部分部隊的作戰能力不足,但是畢竟也是部隊,
最基本的作戰能力還是有的。
而且整體來說,和國軍的二線部隊戰斗力差不多。
甚至還要強一點兒。
畢竟武器裝備好。
日軍和國軍的戰斗力比較,正常的換算比例,是一比五。
那么在這里打個折扣,一比三吧。
這樣計算的話,煙斗麥克的部隊有超過十萬人,史迪威說有差不多十三萬人。
按照這個比例,日軍的數量,不會超過五萬。
甚至有沒有四萬都不好說。
畢竟日軍第二十五軍,總共也沒多少部隊。
王雷在島國的時候,對日軍第二十五軍的組建過程,還是比較了解的。
一共有五個師團。
其中從日軍關東軍抽調了兩個師團,從日軍第一軍抽調了一個師團,剩下的兩個師團,是從島國本土征召的士兵。
五個師團,加起來也就差不多十萬人。
即使再加上后勤部隊什么的,也絕對不會超過十五萬人。
日軍第二十五軍的目標,是整個東南亞,范圍是非常大的。
一個菲傭群島,能投入的兵力,并不會太多。
結合這幾點判斷的話,王雷估計,這次進攻菲傭群島的日軍部隊,很有可能只有兩個師團。
最多再加一個旅團。
三個師團的可能性不大。
根據目前米國收集到的情報,日軍在整個東南亞,都在出兵。
除了菲傭群島之外,在馬來亞,泰國等地區,日軍也在進攻。
這樣的話,日軍用于進攻菲傭群島的兵力,能有個四萬人,也就差不多了。
王雷的話,讓史迪威大為驚嘆。
什么是本事?
這就是本事!
僅僅根據幾份作戰報告,王雷就能推斷出日軍的大概兵力,這份能力,讓他當一個參謀,真的是太屈才了。
史迪威對王雷的好感,直線上升。
史迪威:“王雷,對于你驚人的分析能力,我感到非常震驚。
你確定你在大學,讀的是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