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的計劃是,在埃爾莫薩以南十公里的地方,對日軍實施伏擊,利用兵力上的優勢,直接包圍日軍。
日軍說到底,也就只有五千人左右,我的手里可是有十萬人。
這種富裕仗,連指揮都不用,直接撲上去都能把日軍給吃掉。
王雷的建議是,在日軍行軍路線的正面,由陸軍第二師負責。
同時把坦克團配到第二師。
米國陸軍第三師和第四師,分別在日軍行軍路線的兩側。
把炮兵團,一份為二,配屬給第三師和第四師。
等日軍進入到伏擊圈之后,炮兵立刻進行炮擊。
為了最大可能的殺傷日軍,王雷要求炮擊的時間不低于兩個小時。
雖然日軍只有五千人左右,但是這一次,王雷把炮擊時間延長了一個小時。
為的就是最大可能的殺傷日軍。
畢竟前面日軍吃了大虧,這股日軍如果要進攻,那一定會有所防備。
但是防備的再好,也架不住被大炮這么轟啊。
反正米軍的火炮多,炮彈也多,根本就不用替他們節省。
米軍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如果沒有了后勤補給,米軍就敢立刻投降。
王雷布置的,是一個口袋。
圍三缺一。
本來要殲滅這股日軍,根本用不了這么多部隊。
按照王雷的估計,想要干掉這股日軍,用一個師的兵力,外加炮兵團和坦克團,綽綽有余。
但是為了鍛煉米國部隊的戰斗力,讓他們提高對日軍的自信心,王雷覺得,有必要讓米軍全部參加戰斗。
起碼讓他們看看日本鬼子長什么樣兒吧?
十萬米軍,被四萬日軍打的節節敗退,現在又被幾千日軍給困在巴丹半島,這聽起來太不可思異了。
你們手里的,可是實打實的武器!
這次如果能夠干凈利索的干掉這股日軍,這這支米軍部隊,在接下來對陣日軍,就能有非常大的勝算了。
史迪威有點搞不清楚王雷的想法,他把王雷的建議在地圖上擺弄了一下。
覺得風險有點兒大:“王雷,我們把所有的兵力,都布置在埃爾莫薩以南這個狹窄的地方,如果出了意外,那我們的部隊,可就危險了。”
在史迪威看來,他們把這么多的兵力放在這里,太密集了。
日軍的兵力展不開,我們自己的兵力,同樣展不開呀!
史迪威有點迷糊。
王雷搖搖頭:“史迪威,我們這次戰役的目的,除了要干掉這股日軍之外,還要讓你的部隊鍛煉一下。
讓他們見見血。
不然的話,你的部隊就是一個數字,根本就沒有戰斗力。
為什么日軍這么點兒人就能追著你們滿世界跑?
就是因為你們的部隊,太慫了。
手里的武器這么牛逼,你們居然不會用!
這要是在我們那,會被罵死的。”
史迪威咧咧嘴。
王雷說的,好直白。
不過,說的也是事實。
他們米國的部隊,打仗確實不怎么樣。
史迪威作為米國將領中少有的對東方比較了解的人,對東方的作戰方式,感到非常震驚。
那真的就是拼人啊。
明知道是個死,也敢抱著炸藥包沖進日軍的部隊里面。
如果把他們米軍的武器裝備,全部給了東方的士兵,史迪威相信,日軍會被打的親媽都認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