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從始至終,沒說要把蔡琰帶走。
話都是孫辰說的。
蔡邕不爽,也沒法把毛病怪在皇帝頭上。
典韋跟著劉辯走了。
孫辰吩咐衛士:“去請蔡家小姐!”
“使不得!”蔡邕試圖阻攔。
孫辰問他:“陛下來到你家,竟受如此冷遇。我給你出個轉圜的主意,竟還敢百般阻撓,果真要謀逆不成?”
蔡邕雖是當今名士,講歪理卻不是宮內廝混的內侍對手。
被孫辰問的不知該如何回應,他竟愣在那里。
“還不去帶人。”孫辰喝問衛士。
衛士小跑著離開。
孫辰朝蔡邕拱拱手,轉身也走了。
回到皇宮,劉辯問他:“朕要去攪黃婚事,你并不贊同。為何當著蔡邕的面,卻有那么多話?”
“我是伺候陛下的,并非諫官。”孫辰回道:“陛下要做什么,順著就成。”
劉辯笑了:“身邊要是只有你這種人,朕不知得造多少孽。”
“無論陛下做什么,壞名頭我都會擔著。”孫辰一臉諂媚的笑。
典韋跟在劉辯身后,什么話也沒說。
他也不明白皇帝為什么要這么做。
可他卻有個認知,身為大漢武臣,無論皇帝做什么,他只要遵照著去辦就對了。
別說只是毀蔡邕家的一門親。
就算真把蔡家女兒搶了,他也認為搶的有理。
劉辯回宮,衛士帶著蔡琰,也跟著入宮。
蔡邕家中,衛覬終于進門。
請他坐下,蔡邕一臉為難:“衛家可是來迎親?”
“正是。”衛覬問道:“小姐可有做好離開洛陽的打算?”
蔡邕嘆道:“迎娶小女,怕是要多等一些日子。”
“早就說好的事情。”衛覬皺眉:“莫非蔡家想要反悔?”
“絕無此事。”蔡邕連忙解釋:“只是小女不在家中。”
“不在家?”衛覬問道:“能去哪里?”
“入宮去了。”蔡邕說道:“陛下聽聞小女頗有才名,請她入宮,過些日子方可回來。”
衛覬冷笑:“女子入宮,還能完璧退出?蔡公未免過于單純。”
他對蔡邕說:“若三天內果真返回,婚事照舊。假如不能,蔡家該擔起的責任,還是莫要推脫。”
送走衛覬,蔡邕整個人都是凌亂的。
大漢朝,女子出嫁是否完璧并不重要。
女兒入宮,能否在三天內出來,才最要緊。
無論如何他也想不到,皇帝會在最要緊的日子攪合一場。
偏偏皇帝來的時候,他又沒找到機會稟明婚事。
可惱那個孫辰,也是胡攪蠻纏,竟要衛士把人帶走。
思量再三,蔡邕覺著,他應該入宮去一趟。
當面向皇帝明說,多半能把女兒接出宮來。
畢竟皇帝也不能明目張膽,搶大臣家的女眷。
蔡邕終究是個文人,思維方式相對簡單。
認定了這么做,他立刻出門,準備入宮求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