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過去!”諸葛亮說道:“只要能讓將士凌空飛起,過了關口,就可奪關!”
劉辯瞬間想起一件東西——飛鳶!
只要能造的出來,少量兵馬進入葭萌關,確實不是難事。
可他并不懂飛鳶的制法,而且也沒有親眼見過。
能不能造的出來,還很難說。
“其他的法子不成?”劉辯問:“譬如造出可以推著走的箭塔,從外部強行破關?”
“葭萌關城墻只有一小段,兩側全是懸崖峭壁,攻城器械施展不開。”司馬懿開了口:“陛下如何強行破關?”
“云梯沒什么防護,將士攻城,等同送死。”龐統也附和:“葭萌關是朝廷在益州遇見的最大麻煩!”
“你怎么看?”劉辯看向年紀最小也一直沒吭聲的陸遜。
“飛鳶可以用,但過去的人太少。”陸遜回道:“利用飛鳶破關,也得先在關內造出些麻煩才成。”
“如何造出麻煩?”劉辯問他。
“火箭。”陸遜說道:“萬箭齊發,不為殺人,只為焚燒關內房屋!”
幾個孩子談論的熱鬧,劉辯聽的也有興趣。
回到北宮,他立刻給郭嘉送了一道書信,把諸葛亮等人的想法說了。
卻沒有命令郭嘉必須照辦。
郭嘉得到書信的時候,呂布、紀靈也率軍來到葭萌關外。
眾人見禮,郭嘉問荀攸:“漢中如何?”
“高順將軍鎮守。”荀攸說道:“劉磐、于禁也都各自退兵,暫時不會有什么麻煩。”
荀攸反問:“葭萌關如何?可有破關的法子?”
郭嘉搖頭:“只有一條道,除了強行破關,并無其他法子。嚴顏又是個領軍多年的宿將,他把關口守的如同鐵桶,將士發起多次進攻,連城頭也上不去!”
荀攸皺眉。
看到葭萌關的那一刻,他就明白,再有謀略,到了這樣的地方也施展不開。
葭萌關不破,益州內部也不會亂起。
即便朝廷與益州官員有著往來,固若金湯的關口,必會動搖那些人歸效的念頭。
關口非破不可!
如何破關,卻是個很大的難題!
“陛下倒是給了主意。”郭嘉取出劉辯給他的書信:“公達過目!”
看完書信,荀攸笑著問:“奉孝以為主意是誰出的?”
“除了幾個孩子,還能是誰?”郭嘉笑道:“也就只有他們,能想出這種法子。”
“我覺著可以一試。”荀攸對他說:“既沒有破關良策,說不準奇思妙想能起作用。”
“飛鳶工藝復雜,造出之后可不可用,也還難說。”郭嘉說道:“還有最大的問題,就是從哪里找制造飛鳶的工匠?”
“既然攻不破,不如暫停攻擊。”荀攸說道:“先找工匠,造出千八百臺飛鳶再說。”
“你的意思……”郭嘉瞬間明白他的意圖。
“關內放火,用火箭才能點燃幾間房舍?”荀攸笑著說:“不如就用飛鳶,等到里面亂起,再派出兵士奪取城門。”
郭嘉當即傳令:“三軍暫停破關,尋找有技藝制造飛鳶的工匠,三個月內,造出千臺飛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