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等了沒多久,周瑜陪著諸葛亮來了。
見到文聘,諸葛亮問:“將軍怎么來了?”
“陛下有旨,要我來江東接你!”文聘說道:“若是再不回去,江東多半會血流成河!”
“血流成河?”諸葛亮詫異的問:“為何?”
“還能為何?”文聘說:“陛下不知你在江東出了什么變故,已是給甘將軍和郭太常下了旨意,要他們想方設法,把你弄回北岸!”
諸葛亮笑了,對文聘說:“我在江東好得很,請轉告二位,給陛下呈上詔書,既說過些日子再回去!”
他的態度,讓文聘有些茫然。
“諸葛侍郎不肯回去?”文聘問他。
“不是不肯,只是江東有些意思,我還想多戲耍一些日子。”諸葛亮眼睛笑成一條縫:“周都督對我也很不錯,我倆還曾一同去過長江岸邊,談論雙方交戰,彼此會用什么戰法。”
文聘滿頭黑線,不知道諸葛亮到底要搞什么。
孫策也是眉頭緊緊皺起,看向周瑜。
朝廷討伐江東,那是必然!
唯一的不同,就是何時下手!
周瑜和諸葛亮去江岸邊,談論雙方會用什么戰法。
朝廷要是摸清了江東的門路,到按個時候,憑著江東水軍和少到可憐的兵馬,如何抵擋百萬朝廷大軍?
周瑜被孫策看的渾身不自在。
他試圖解釋什么,當著諸葛亮和文聘,又不好說話。
“我能不能與諸葛侍郎單獨說幾句?”文聘問孫策。
他的要求,正中孫策下懷!
周瑜陪諸葛亮去江東的事情,必須問個清楚。
周瑜也巴不得文聘和諸葛亮出去,并沒有提出異議。
得到孫策首肯,文聘和諸葛亮走出前堂。
到了外面,文聘問諸葛亮:“是不是江東脅迫侍郎留下?”
“并沒有。”諸葛亮問:“將軍怎會有這樣的想法?”
“何止我有這樣的想法。”文聘說:“江岸以北,誰沒這樣想過?就連陛下,也是焦急的很!”
“陛下焦急,我清楚他是擔心。”諸葛亮說:“只是很多事情沒有辦妥,我確實不能離開!”
“究竟什么事情,比性命還重要?”文聘說:“你可知道,留在這里,多半會死!”
“知道。”諸葛亮說:“周瑜整天就在想著要我性命!”
“既然知道,為何還不肯回去?”文聘說:“到了北岸,再謀劃奪取江東不遲!”
“我在做一件要緊的事。”諸葛亮小聲問文聘:“你覺著江東最難對付的是誰?”
“周公瑾。”文聘說道:“他有謀略,此人在江東,大軍渡江定會受到阻礙!”
“倘若我把他先給滅了,那該如何?”諸葛亮笑著問。
文聘錯愕:“你是要殺了周公瑾?”
“即便殺不死,也要讓他不再被孫策重用。”諸葛亮說:“江東沒了他,如同少了手腳,什么也做不成!大軍到那個時候渡江,必定事半功倍!”
“剛才你當著孫伯符的面,說周公瑾陪你一道去江岸邊,也是故意的?”文聘問他。
“那是當然。”諸葛亮微笑著說:“我要讓孫伯符一點一點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