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這次到遼東,有幾成把握?”魯肅問他。
“十成。”周瑜說道:“公孫康與公孫恭,早就尋思著歸效朝廷,只是一直沒有機會。”
“公瑾怎么知道?”魯肅問他:“萬一二人沒有歸效的念頭,這次豈不是白來?”
“即便沒有歸效的念頭,也不能說是白來。”周瑜說道:“我要的不是他二人向我歸效,而是向朝廷歸效。”
“你是朝廷使者,他二人向你歸效,不就是歸效朝廷?”魯肅滿頭霧水。
“那可不一樣!”周瑜對他說:“向我歸效,是我代朝廷收了遼東。向朝廷歸效,是他們去洛陽,在陛下面前表功。”
“若是要他們去了洛陽,公瑾豈不是沒了好處?”魯肅有些不解:“為何你一點也不擔心?”
“有什么可擔心?”周瑜問他:“無論向誰歸效,還不是回歸了朝廷?作為使者,我這次來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公孫康兄弟,把遼東獻出去!”
“直接獻給朝廷,與i不就沒了關系?”魯肅問:“朝廷豈會再把功勞算在你的頭上?”
“我來之前,陛下已經料想到,定沒有辦法說服公孫康兄弟。”周瑜笑著說:“無論用什么法子,只要他們肯向朝廷歸效,這場大功,我已是立下了!”
周瑜話說的很肯定,魯肅卻一臉茫然。
他不知道,憑什么周瑜會有這樣的自信。
遼東直接歸效朝廷,好像和周瑜也沒什么關系!
周瑜并不給他解釋,繼續往前行進。
不一日,使者的隊伍進入襄平城內。
公孫康和公孫恭領著一眾遼東官員迎接。
遠遠見到周瑜,公孫康笑著拱手:“不知來的是公瑾,有失遠迎,還望莫怪!”
周瑜臉上浮起笑容,回禮說道:“我代朝廷而來,兩位將軍于此等候,情義定是到了!”
“那還用說。”公孫康說道:“朝廷派來使者,作為人臣,我二人也應遠迎。”
“迎接朝廷使者,兩位心中可有不爽?”周瑜笑吟吟的說:“畢竟我離開的時候,遼東是不是還在你們手上,那很難說!”
“公瑾來到遼東,究竟要做什么?”公孫康問他。
周瑜回道:“我來遼東,當然是為了勸說你二人歸效朝廷。”
“若我沒有記錯,當初公瑾在江東,可是極力反對歸效。”公孫康又問:“為何到了遼東,卻提起這茬?”
“江東孫氏,與我有割舍不斷的情義。”周瑜絲毫沒有隱瞞:“我不忍看著孫氏丟了家業,所以才極力反對。遼東則不同,我與二位素昧平生,就沒有那么多顧慮!”
“素昧平生,就可要我二人把家業丟了?”公孫康臉色瞬間不是很好看。
“獻出遼東,家業當然會丟。”周瑜笑著說:“可二位的項上人頭,卻是保全了!”
“周公瑾,你什么意思?”公孫恭臉色一冷:“才到遼東,莫非就要挑釁我兄弟二人?”
“并非挑釁。”周瑜對他說:“而是你兄弟二人根本沒有其他選擇。”
“信不信我先殺了你,再去向朝廷歸效?”公孫康黑著臉問他。
“我是朝廷使者。”周瑜笑吟吟的說:“殺了我,就是掃了朝廷的臉面,你覺著還能歸效的成?”
公孫康不言語了。
他們兄弟二人,早就想好了退路。
朝廷只要來使者,即刻表態,愿意獻出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