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地熊人族群不斷減員,幼年熊人的折損率遠遠比成年熊人要高,幾乎已經達到絕嗣的地步。
這三只已經是僅剩的幼年熊人了。
好在剩下的熊人絕大多數以青壯年為主,普遍還具備繁衍能力。
這也是熊人長老允許族人狂歡交配的原因。
……
按照托爾的計劃,他打算讓澤地熊人來負責叢林部落的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比起哥布林,熊人們體型力量上的優勢決定了他們比哥布林更適合這兩方面的工作。
因為第一批動物幼崽還沒產下,畜牧短時間內無法開始,不過水產養殖倒是要提上日程了。現在已經是魚類產下魚卵,繁衍后代的時間。
比起野獸漫長的生產時間。
魚苗孵化時間要短得多,現在就是挑選養殖魚類比較好的一個時機。
正想著。
托爾便看到不遠處熊人長老正帶著一隊除了他總共十人的狩獵小隊帶著他們的戰利品走了過來。
清一色全部都是魚,被穿在木制矛上,有的還在不住掙扎。
沼澤里的動物在產仔之前禁止捕獵,這一點托爾已經和熊人長老提前溝通過。因此這幾天澤地熊人外出狩獵,熊人長老都是全程陪同。生怕有族人腦袋不靈光去動那些走獸。
野牛這些比較常規的獵物動不得,熊人們能選擇的自然也就只有沼澤地水洼里的魚。
對熊人長老而言,這倒是一箭雙雕的,帶著族人狩獵的同時,還能完成托爾交給他的任務。
在如何選擇作為飼養的魚類方面,托爾事先就給出了一套標準通過馬休拉傳遞給了熊人長老。
熊人長老從身后一名熊人手中接過一個大大的石碗給托爾看。只見里面竟然是十幾條細細的魚苗,將石碗放下熊人長老又是指了指其中一只熊人木制長矛上串著的三只大魚。
外表特征有點像前世河里比較常見的鯽魚,不過體型更加修長一些。
從嘴巴形狀來看,應該是不是肉食性魚類。
應該符合托爾的基本要求。
……
帶著熊人狩獵隊返回營地,熊人長老安頓好族人以后就來到了托爾平時棲息的空地,手里還捧著裝著魚苗的石碗。
托爾拿了一條之前被他們捕獲的樣本魚,自己仔細觀察了一下感覺確實沒問題便決定立刻展開水產養殖工作。
將馬休拉從菌田邊呼喚過來當翻譯。
托爾費了些功夫給熊人長老解釋了未來對熊人族的安排以及現階段熊人主要負責的水產養殖產業需要著手進行的一些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挖魚塘。
這方面托爾之前就有做過打算,甚至在營地外已經找好了安置魚塘的地點。
對于托爾交給澤地熊人的任務,熊人長老雖然一知半解,但表面上還是非常淡定。
不過當通過馬休拉得知托爾下一個決定的時候,熊人長老臉色的表情卻是徹底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