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考上大學,自然是千好萬好。
可問題是,自家人了解自家人,韓家父母自然覺得自家孩子是最好的,但他們也必須承認,女兒與學習一道,似乎并不擅長。
“先給她安排個工作,她考不上大學,也能把她弄回城里!”
“對對!不管高考成不成功,咱們家冬梅都不能再在農村呆下去了!”
韓父韓母都不用商量,兩口子的想法驚人的一致。
他們給韓冬梅回信的時候,更是不經意間露出了這樣的意思:冬梅啊,不用太著急,能考上大學最好,考不上,咱也能回城。
有了父母托底,又有“系統可能休眠”的輕松,韓冬梅的狀態好了許多。
不再焦灼,不再恐懼,反而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學習。
韓冬梅都能靜下心來備戰高考,知青點其他的人,愈發拼命。
另外,青柳大隊一些附和高考條件的年輕人,也都跟著一起努力。
說起來,也是何甜甜的功勞。
她用一次次的匯款單,用一筆筆讓村民們羨慕的稿費,十分清晰的告訴大家:
讀書有用!
有文化的人,就算是賺錢,也比他們這些農民更輕松。
“賀云天”還不是大學生呢,“他”只是個高中生,結果就能靠著寫文章賺了大把大把的錢。
如果自家孩子上了大學,成了干部,哎呀呀,就算不能寫文章,也能分配工作,端上鐵飯碗呢。
而且,人家賀知青也說了,讀大學不要錢,還會發錢。
只要考上了,連家里的錢都能省下來呢。
過去是沒有機會(高考暫停了呀),現在有了機會,孩子又愿意學,家長們哪怕不支持,也不會直接反對。
頂多就是順其自然,絕不會強求!
就這樣,青柳大隊的一些年輕人,哪怕結了婚,或是離開學校好多年,也都受到學習氣氛的感染,紛紛捧起了課本。
何甜甜呢,她的寫作輔導班暫時停課,轉而辦起了高考輔導班。
她打著“共同學習”、“相互幫助”的旗號,沒有以老師自居,而是在跟同學們相互討論的時候,夾雜一些私貨進去。
必須慶幸的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試,難度系數并不高。
只要有些中學的基礎,又有何甜甜非常有針對性的輔導。
兩個月的時間,竟也讓柳翠枝等人,有了質的提升。
12月9日,S省高考正式開始。
積壓了十年的數十萬考生,他們有的不再年輕,但依然滿懷激動的走進了考場。
這些考生,有應屆的高中畢業生,有下鄉的知青,有工廠的職工,還有軍營里的軍人……
青柳大隊在何甜甜的帶動下,格外看重知識文化。
這次的高考,大隊上下更是積極響應、十分支持。
考生們去縣城考試的時候,大隊長想辦法弄來一輛拖拉機,拉著包括知青在內,一共二十多個考生,一路突突突的趕往考場。
“好好考試,不用有心理負擔!”
“這次不行,還有明年。”
何甜甜坐在人群中,小聲的安撫著幾個明顯看起來有些緊張過頭的人。
“對!今年不行,還有明年!反正高考恢復了,考大學的路重新被打開!”
只要是公開公正的統一招考,他們就有機會!
搭話的是一位老知青,他已經二十多歲,三年前娶了當地的一個姑娘,去年生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