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何氏,這個喪門星,生生害了我的二郎!”
這段時間,淑妃沒少在暗地里咒罵何甜甜。
她身邊的嬤嬤、宮女都聽習慣了。
她們甚至都沒有膽子去糾正,“娘娘,現在二郎是那位養在民間的福王,不是梁王。”
她們全都默默的聽著,除非淑妃有什么過激的想法或是言行,她們才會委婉的勸說。
“她堂妹說的沒錯,她就是個妖怪!”
“她好了,別人就會倒霉……嗚嗚,可憐我的二郎啊,就是被何氏奪走了氣運,這才變成了活死人!”
隨著福王的回歸,他的身世,他過去二十多年的遭遇,以及他貧賤時娶的“糟糠妻”等等故事,迅速在京城流傳開來。
不說當年的事兒,以及福王的過往,只他妻子竟也是何家女,就足以讓眾人議論不已。
有人羨慕,“嘖!這何家,莫非祖墳冒了青煙,不過尋常農戶,卻出了兩個親王妃!”
有人鄙夷:“什么親王妃?陛下可沒有冊封那個小何氏為福王妃。”
有人懷疑:“這應該不是巧合吧?哪有這般巧的?失蹤二十多年的福王,居然就著梁王妃娘家的隔壁?”
坊間諸多流言蜚語,大小何氏的關系,以及過往,則被有心人扒得干干凈凈。
而何瑩瑩曾經污蔑何甜甜是妖怪、是災星的事兒,自然也被京中的某些人知道了。
別人自是不信,畢竟梁王妃有慧通大師的批語,人家是身負功德金光的大善人。
尤其是最近幾個月,何甜甜接管了梁王府的事務后,開始拿著王府的積蓄,大做善事。
又是興辦慈幼局,又是定期派人去窮苦村落施粥施藥。
短短三四個月的功夫,梁王妃大善人的名號,便開始在京畿地區傳播。
不管梁王妃是在作秀,還是真的在做慈善,她的言行跟慧通大師的批語十分相符。
或許那些權貴還有所懷疑,尋常百姓們,卻已經認可了梁王府。
而對于何瑩瑩的“妖怪論”,大家基本上都嗤之以鼻——
“難怪陛下和娘娘不肯認可這個兒媳婦呢,不單單是小何氏身份太低,她的品性也堪憂啊!”
“可不是,小女兒家會嫉妒很正常,但嫉妒到居然去污蔑自己的嫡親堂姐,就有些過了!”
有人駁斥何瑩瑩,也有少數的人信了她的話。
比如淑妃!
作為親身體驗過何甜甜“神奇”的當事人,淑妃早就懷疑何甜甜有古怪。
她拒絕相信何甜甜是什么善人轉世,因為如果認可了這樣的說法,豈不是就是在罵她和兒子是惡人?
只有惡人,企圖傷害大善人,才會被功德金光反噬!
淑妃哪怕確實對何甜甜心存惡意,也不肯承認!
不是惡人,那就是好人哪。
而傷害無辜好人的,就是妖魔鬼怪、歪魔邪道!
何瑩瑩的污蔑,仿佛給了淑妃底氣,“我就說嘛,那個賤人一定有問題!”
“原來她竟是吸人氣運的妖怪呀,我兒定是被她給害了!”
還有她這個淑妃,估計也是沒了氣運護體,這才在對上何氏的時候,總是會倒霉。
“好哇,好個何氏,竟敢謀害嬪妃、皇子!”
淑妃認定便宜兒媳婦是妖怪,便開始想辦法破局。
“既是妖怪,那就該找個得道高人把它收了去!”
“只是慧通大師已經與那賤人狼狽為奸,定不肯出手……”
淑妃暗暗想著,然后偷偷找人去民間搜尋得道高人、奇人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