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爺爺留在招待所,中午按照何甜甜的安排去周圍的小館子吃了點兒午飯。
回來后繼續窩在床上睡覺。
也不知睡了多久,聽到門板響動,何爺爺一個骨碌就坐了起來。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倒霉孫女兒何甜甜。
還不等何爺爺詢問:“你去哪兒了?怎么這么晚才回來?”
何甜甜就丟出一個重磅炸彈。
何爺爺直接被驚住了,“啥?你說你被選拔進省隊,要當運動員了?”
“對啊!我進了射箭隊省隊,三天后就要進體校參加集體長訓了。”
何甜甜背著自己買的那把傳統弓,故作得意的說道。
“你?就你?”
何爺爺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個反應不是高興,而是質疑。
不能怪他多想啊,實在是自己這個孫女兒被她親媽給寵壞了。
一個農村丫頭,別說下地干活了,居然連家務都不敢。
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了,不會燒火做飯,沒有洗過衣服,連貼身的衣物都要大嫂幫忙洗。
哎呀呀,那憊懶的模樣,看著就讓人煩。
偏偏劉秀枝那個潑婦還一臉驕傲的說:“我們甜甜還有讀書呢,以后也會有大出息!”
讀書讀書,卻連個大學都考不上。
有沒有出息就更不好說了,她要真的有出息,就不會逼著家里人幫她賴上嚴家。
何爺爺和何奶奶背地里沒少嘀咕,奈何他們不做主啊。
何家只要有劉秀枝在,何甜甜就是人人捧著的嬌小姐。
養得她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白白凈凈根本就不像個鄉下人。
現在,何甜甜居然還說自己要去當運動員。
哈,她吃得了運動員的那份苦嗎?
何爺爺不大了解體育圈兒,但女排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那些姑娘們多不容易啊,超負荷的練習,受了傷還要堅持訓練。
身上經常貼著膠布,青青紫紫的,別說她們的家里人了,就是觀眾們都看著心疼。
訓練的苦、受傷的痛,還要成績不好所要承擔的巨大心理壓力,這些何甜甜一個被寵壞的熊孩子能承擔得了嗎?
別說對何甜甜有偏見的何爺爺會有這樣的疑惑了,就是最疼何甜甜的劉秀枝也有些遲疑——
“甜甜,那什么,當運動員肯定好,可、可——”你能吃得了那份苦嗎。
還有啊,運動員動不動就受傷,退役后也會落下一身的病,想想新聞報道里的優秀運動員,劉秀枝就一陣陣的心疼。
“媽,我和那些打球、田徑的運動員不一樣。我這個就是站在那兒射箭!”
何甜甜看得非常明白。
同樣是質疑她能不能吃苦的話,何爺爺的語氣透著不信任、甚至帶著幾份幸災樂禍,而劉秀枝則是滿滿的擔心與心疼。
“有啥不一樣?不都是要艱苦訓練嗎?”劉秀枝繼續不放心的追問。
“媽,當然不一樣啦。我又不需要一天到晚超負荷的跑步、拉伸,也不需要跟隊友或是對手發生身體碰撞……”